沈阳蓄电池研究所主办

业务范围:蓄电池检测、标准制定、《蓄电池》杂志、信息化服务

新闻中心 更多

图片描述
锂矿企业“走出去”,风险管理要跟上

近期,赣锋锂业旗下子公司在墨西哥的锂矿特许开采权被取消,天齐锂业在智利锂资源布局也遇波折,锂矿企业“出海”接连受阻。由于我国锂资源品位偏低、开采难度较大,且开采管理严格、近年开采锂矿尚未完全投产,国内锂资源利用率偏低,总体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全球锂矿开发持续推进,我国碳酸锂供需将呈现怎样的格局?  锂资源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卤水型包括盐湖卤水、地热卤水等,硬岩型包括如锂辉石、锂云母、磷锂铝石等,黏土型包括锂黏土等。盐湖卤水、锂辉石与锂云母为锂资源的三大主要类型,已实现工业化开采冶炼,合计探明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九成以上。  “全球锂资源集中分布在南美洲及澳大利亚。2023年,全球锂资源储量共计2800万吨,其中智利锂资源储量93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33%;澳大利亚锂资源储量620万吨,占比22%;阿根廷锂资源储量为360万吨,占比13%;中国锂资源储量为300万吨,占比约11%。”广州期货碳酸锂分析师汤树彬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  富宝锂电网锂盐分析师刘晓敏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2023年国内锂盐产量67万吨LCE中,16%来自国内盐湖,15%来自国内云母,3%来自国内辉石,只有极少锂盐厂原料的自供率达到100%。“2023年,海外进口锂矿647万吨,同比增加35%。”  为提高矿石自供率,国内企业“出海”布局是必然选择。  汤树彬表示,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锂矿,一般采用参股或者并购目标企业的形式。不过,海外矿山运营受当地宏观环境、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汇率等因素影响较大,海外锂资源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在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背景下,锂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立法、政策指导、国有化、限制外资参与、强化环保法规等方式,对锂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对此,刘晓敏表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锂矿投资项目虽然遇到包括政策影响在内的障碍,但目前看锂矿需求仍保持增长。在投资或买入矿权受阻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价格低位时进行锂矿储备的配置。2023年下半年开始,锂矿库存有累库趋势,今年上半年锂矿进口环比增加31%,据富宝锂电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国内锂辉石库存6.3个月。”  “当前,新能源汽车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且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政策持续支持以及市场认知度提升,新能源汽车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刘晓敏分析,也正是由于看到未来2—3年后的机遇,国内企业才会选择在周期性下跌的时期,坚持“走出去”。“从未来5年的锂资源释放预期来看,我国锂资源产量难有较大增幅,增量较大的还是在南美及澳大利亚。随着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锂电回收业务。”  对于未来的锂资源开发,汤树彬认为,一方面,随着国内提锂技术进步、锂矿资源开发、锂矿产能释放,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有望下降;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锂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性,避免产能盲目扩张导致资源浪费,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化手段有序调控和开发国内锂资源。  汤树彬还表示,在海外锂资源开发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企业将更加迫切需要进行相关风险的管理。  “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成交、持仓规模稳步扩大,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较高,充分反映现货市场供需,也为产业企业交割需求提供了充分保障。期货价格具有公开、透明、连续等优势,可以较为客观真实、及时充分地反映市场远期预期,有助于企业合理地进行产品销售定价、调整生产计划、布局产业投资。碳酸锂期货工具能引导更多资本要素参与到锂行业发展中,为实体企业提供主动管理风险的渠道,并提前锁定国内外资源开发和整合收益,实现新能源产业保供稳价的风险闭环管理。”汤树彬表示。

作者:记者 林水静 详情
图片描述
433家电池工厂数据背后的产能过剩真相

进入2024年后,关于锂电池产能过剩的讨论越来越多,多个锂电池相关项目缩减规模、暂停建设、终止投资,锂电池重点企业2024年一季度的财报也表明这个行业正在收缩。  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孚能科技(688567.SH)三家电池企业2024年一季报都出现营收同比下滑,三家企业均是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亿纬锂能更是有财报数据以来季度营收首次同比下滑。国轩高科(002074.SZ)、欣旺达(300207.SZ)虽然收入同比增长,但增速只有个位数百分比,和此前普遍两位数百分比甚至翻倍增长相比,也是大幅下滑。  此外,锂电行业的重要设备供应商先导智能(300450.SZ),其2024年一季度营收仅同比增长1.14%,自2015年上市以来,除2020年上半年两个季度因疫情影响收入增速跌至个位数百分比,2024年一季度是首次出现单季营收同比增速仅有个位数百分比。  关键设备供应商的营收增速大幅降低代表整个行业对新设备的需求在降低,整个电池行业放慢了投建新产能的步伐,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开始变成了保守的行动。  但是对电池产能过剩这一问题的讨论长期停留在简单定性层面,将所有电池企业宣布的规划产能和预测的市场需求简单比大小之后得出产能严重过剩的结论,这种比较和电池产业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为对电池生产来说,纸面产能和实际产能很多时候存在巨大偏差。  规划中的产能会因为资金、预期收益率、审批等诸多问题无法兑现,比如LG新能源在6月28日宣布暂停美国亚利桑那州储能电池工厂的建设;松下取消挪威电池工厂计划;BritishVolt公司取消加拿大电池工厂;德国BMZ电池取消德国工厂计划;蜂巢能源取消德国第二工厂计划,仅上述取消项目的规划产能合计就达150GWh以上。  在电池上游领域的正负极、电解液、结构件等环节,寒锐钴业、中元股份、新宙邦、多氟多、震裕科技等诸多企业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公告终止、缩减了部分投资计划。另外还需要根据建设进度,产能兑现的时间节点计算相应时间的实际产能,这样才能尽量接近产能过剩的真相。  最近我们获取了一份Global Battery Factory Database(全球电池工厂数据库文件,下称GBFD),该数据库从2022年开始被电池领域专业机构Volta基金会在一年一度的电池报告中引用,该电池报告是电池行业中最重要的年度报告之一。  这份数据库文件记录了436家电池工厂的信息,刨除其中已经确定取消的三家工厂,剩下433家电池工厂的详细信息包括建设方、所在地、项目进度、规划产能、2023年—2030年的产能节点、电池材料类型、封装类型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将最大程度接近电池产能过剩的真相中国主导电池产能,欧洲新建最积极  在基本情况梳理中,可得出以下关键结论:  1.中国的确在电池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铁锂材料电池的制造上,中国企业拥有垄断优势,全部177家铁锂电池工厂中有150家位于中国大陆,占比85%,加上同样会生产铁锂电池的混合及其他工厂数字之后,位于中国大陆的工厂占比依然高达78%。  2.欧洲新建电池工厂最为积极。欧洲在建工厂数量甚至超过中国大陆,成为在建电池工厂最多的区域,同时欧洲也是计划工厂数占比最少的区域。欧洲的运营、在建、计划工厂的占比分别为56%、30%、14%,是相对健康的分布。  和欧洲相比,中国大陆、北美的计划项目均超过在建项目,这些尚未开建的电池工厂在当前的电池产能收缩周期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中国大陆和北美地区未来的电池产能存在被高估的风险。  3.单一工厂规划产能方面,最为关键的发现是中国大陆的253家工厂中,10GWh以下产能的占比40%,除中国大陆的亚洲其他地区的59家工厂中,10GWh以下产能的工厂占比61%,而欧洲、北美的10GWh产能以下的工厂占比只有27%和26%。  这主要是因为整个亚洲的电池工厂建设启动较早,2018年前上一波锂电池扩张周期时,单线产能1GWh已经是先进水平,当时建设的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不可能超过10GWh。2020年锂电池开始进入又一轮扩张周期时,单线产能2GWh、4GWh是主流水平,6GWh已经是先进水平,当时整个亚洲地区投建的大量工厂都是这种类型,规划产能大多在8GWh-12GWh,而当时欧洲、北美尚未进入电池扩张周期。  等到2022年,欧洲、北美开始大量规划电池工厂时,单线产能的主流水平已经是6GWh、8GWh,超过10GWh的单线产能也开始出现,此时规划的电池工厂,产能规模少则20GWh,多则上百GWh,40GWh-50GWh是这一轮电池工厂的主流规划水平。  这些10GWh以下产能的电池工厂很快将面临淘汰压力,中国大陆10GWh以下产能的工厂总产能超300GWh,全球10GWh以下产能的工厂总产能超400GWh,这些产能今明两年在亚洲地区就将面临巨大的退出压力,未来两到三年在全球也将面临退出压力。  中国工信部6月发布了最新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自2024年6月20日起实施,取代了之前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工信部将定期公告符合规范的企业名单。在这份最新的引导性文件中,已经明确上一年产能利用率不足50%的企业不予申报。  该规范条件还给出了最新的电池产品技术规范,多位电池企业人士均表示,这些新的技术规范对于现在排在前20的电池企业完全不是问题,规定的技术指标就是当前主流水平,但是对于2020年以前建设的电池工厂,满足这些技术规范就非常困难,特别是单位产品能耗要求,产能规模小、产能利用率低的企业很难达标。  更多大规模先进工厂的陆续投产,新的行业规范条件的实施,都意味着中国即将进入电池落后产能的淘汰周期,但落后产能淘汰往往伴随着低价冲击市场的现象,比如2023年下半年就已经出现低价电池冲击储能市场的情况,当时的中标价格只能勉强覆盖原材料成本,完全无法覆盖生产成本,但这种只求拿回原材料成本的低价冲击行为经常会出现在面临淘汰压力的企业身上。  为了最大可能减小低价冲击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新的行业规范条件将通过技术、能耗、产能利用率等门槛引导出清落后产能,缩短出清周期,尽快让市场恢复正常状态。2025年过剩压力最大  研究产能过剩问题,远期产能和远期市场需求的比较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不论是远期产能规划还是远期市场预测,都容易大幅偏离实际值,研究两三年内的可兑现产能更有实际意义。  根据GBFD数据库,2023年全球总产能2017GWh,中国大陆总产能1290GWh,而根据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电池出货量1202GWh,根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量940GWh。按照上述数据计算,2023年中国的锂电池产能利用率73%,全球锂电池产能利用率60%。  虽然这两个产能利用率不能算高度景气,但距离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严重过剩尚有差距。2024年和2025年中国大陆的兑现产能增长分别为13%和15%,增长较明显的是全球的兑现产能,2024年增长29%,2025年增长39%。  和产能增长相比,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维持30%以上增速,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430GWh,同比增长36.9%,销量403GWh,同比增长40.3%,产能过剩的程度和2023年相比并没有进一步恶化。  出现问题的是全球锂电池市场,由于欧美电动车市场降温,全球锂电池市场的需求不及预期,而这两年全球电池工厂兑现产能增速明显,这导致全球锂电池产能过剩风险增加,也是近期引发担忧情绪的主要原因。  其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根据Volta基金会的2023年度电池报告,2023年在亚洲地区建设电池工厂的成本是每GWh产能5500万欧元,而北美为1亿欧元,欧洲为1.06亿欧元。  更低的建设成本,更高的产能利用率,让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的锂电池在成本上优势巨大,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4年1月—4月,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均价已经低至53美元/KWh,而国际铁锂电池加权平均价格2023年底刚刚跌破100美元/KWh,刨除中国电池价格影响后,海外市场电池价格几乎高出中国大陆一倍。  虽然海外企业都在强调安全第一,成本第二,加强供应链本地化,但当成本差出一倍的时候,在成本和安全的天平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不一定了。比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条款中关键原材料不得来自敏感实体的规定,就对负极材料开出了豁免条款,使用来自中国的负极材料不会影响相关电池产品获得补贴。  除了产能的地区分布,不同规模的工厂分布同样值得研究。全球电池产能的绝对主力一直是20GWh-50GWh规模的工厂。这主要是因为不论上一代产线,还是现在的新产线,都有大量项目的规划产能定在这一区间。  上一代4GWh-6GWh单线产能的生产线,同时设置6—8条产线的大型工厂,总产能是20GWh-50GWh。现在最新的10GWh以上单线产能的生产线,设置2—4条产线的标准型工厂,总产能也是20GWh-50GWh。  从建设速度和灵活性上考虑,现在新建的电池工厂项目大多选择2—4条产线的规模,这样在资本、人力、物流方面的压力更为可控。同时当单线产能超过10GWh之后,继续提升单线产能带来的收益开始降低,因为进一步提升单线产能需要对制造设备进行突破性的改进,成本不降反增。  所以当前新建电池工厂的主流设计就是单线产能10GWh左右、规划总产能20GWh-50GWh之间的工厂。而第二主流的产能规模是50GWh-100GWh等级。规划产能超过100GWh的巨型项目其实在整体产能中占比并不高。  关于产能还有一个重要发现,数据库预测2026年电池产能将出现暴涨。暴涨的产能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2026年比2025年的兑现产能暴增84%,而从2027年开始,每年的兑现产能增幅仅有个位数百分比。这种数据显然不正常,很多计划2026年投产的工厂全部产能被预测直接归在2026年,而不是按照实际投产周期逐年释放。  另外中国大陆2026年比2025年新增的1416GWh产能中,超过一半来自尚未开建的计划项目和尚未运营的在建项目,这些项目的产能都还存在调整空间。特别是尚未开建的计划项目,其投产高峰就是2026年,2025年这些计划项目的兑现产能仅有43.5GWh,2026年就暴涨至614.2GWh,这些产能最终能实际落地的不会很多,如果是2026年投产,2024年就必须开建,在当前的锂电池市场环境下,大规模开建数百GWh的新建工厂完全不现实,且工信部的《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已经明确不支持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  仔细观察全球的产能兑现节点,可以发现电池产能过剩压力最大的时间大概率是2025年。因为全球产能2025年将比2024年增长超1000GWh,其中增长主力来自欧美,欧洲新增308GWh,北美新增398GWh。由于欧美的电池工厂建设进度较慢,这些预计2025年新增的产能现在都已在建设中期,如果暂停或取消损失巨大,所以这1000GWh的新增产能中将有相当一部分真正投产。  不过欧美这些计划2025年投产的项目也存在延期可能,放缓投资节奏,延缓建设进度,将投产时间延后一到两年,以躲过目前这轮收缩周期,这是欧美这些在建工厂最有可能选择的方案。  所以从产能兑现的时间节点上判断,2025年及之前计划投产的项目,目前不太可能取消,因为前期投入可能已经过半,但大概率会延期,以躲避收缩周期,减轻产能过剩压力。而2026年之后计划投产的项目,因为其中的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大陆,这些项目中的大部分尚未开建,因此搁置、暂停、取消的损失可控,最终真正投产的比例不会太高。产能过剩未来两到三年会长期存在,但并不会达到过剩数倍的严重程度。真正的过剩风险来自技术路线  其实电池产能过剩最大的危险并非来自实际产能大于市场需求,而是技术迭代的速度可能比想象中更快,也就是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的提速。  在2024年5月底召开的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大会第二天的新体系电池论坛中,近一半的发言嘉宾提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新体系电池研发当中的价值,对于新材料的开发,控制模式的改进,充放电策略的优化,电池状态的监测等诸多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都开始在研发中发挥重大作用,有很大希望加速新体系电池的研发和应用进度。  以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体系电池对现有电池的冲击是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过和很多人担忧的不同,真正对现有电池行业冲击更大的并非性能翻倍的全固态电池,而是性能优势并不明显的半固态电池,因为半固态电池形成规模之后,相比现有的三元锂电池,其成本相当,甚至因为稀有金属用量更少,还会拥有一定成本优势。  一种产品想要大规模应用,成本就是最优先指标,性能优势巨大的全固态电池短期内几乎没有希望把成本降到大众能接受的程度,所以其应用场景将集中在电动飞行器,包括低空载人飞行器和无人飞行器,还有电动船舶,超跑、赛车级别的超高性能电动车这些高价值领域。  同时铁锂电池技术最近几年在中国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提升。磷酸锰铁锂等新材料的应用,CTP、CTB等电池成组技术的发展都让铁锂电池的性能不断突破极限,已经可以达到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充电10分钟补充续航里程2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最大短板低温性能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步,而成本、循环寿命、安全性方面还保持了铁锂电池的固有优势。  中国市场2024年上半年铁锂电池销量302.1GWh,占比70.2%,同比增长41.3%,三元系电池销量126.9GWh,占比29.5%,同比增长27.1%。铁锂电池是中国市场的绝对主流,而在锂电池领域,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的风向标市场,从2023年开始,欧美很多车企都开始启动搭载铁锂电池的适配工作。  在新体系电池和铁锂电池的上下挤压下,三元系电池只能在高端市场寻找空间,高性能的高镍三元配合多种安全技术、半固态技术等,形成高安全、高性能的动力电池系列,在部分高性能豪华车上占据一席之地,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三元系电池必将被铁锂电池全面取代。  未来的电池市场大概率将形成铁锂电池和新体系电池高低搭配的两大主力类型,三元系可以保有部分高端市场份额,但普通三元已经没有市场空间,所以过剩风险最大的是普通三元系电池的产能。    从表4表5所列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占据着铁锂电池的绝对优势,不论是欧美还是日韩电池企业,都早早放弃了铁锂技术路线,以至于现在就算想建厂也有心无力,想建铁锂产能只能依赖中国企业,比如远景动力西班牙工厂、国轩高科德国工厂、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福特-宁德美国工厂等,都是中国企业在欧美建设的铁锂电池工厂。  而表中欧美地区2025年之后计划投产的三元系电池产能大概率会停留在纸面上,很难真正投产,另外2025年之前三元系产能中,只要生产设备尚未安装,就存在改为铁锂产能的空间,当然前提是该项目有中国电池企业参与。

作者:尹路 详情
图片描述
DOD、SOC、SOH是啥?一文深入剖析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参数!

储能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核心技术参数对于评估其性能、安全性及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参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的解读:  01-容量参数 /  电池容量(Ah/kWh)  定义:  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储存或释放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安时(Ah)或千瓦时(kWh)为单位。例如,48V100Ah的电池表示其容量为4.8kWh(即48V×100Ah=4800Wh)。  分类:  电池容量可分为实际容量、理论容量与额定容量。理论容量代表最理想状态下的电池容量;额定容量是设备上标明的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能长期持续工作的容量;实际容量则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小于额定容量。02-电压参数 /  额定电压(V)  定义:  储能电池的额定电压是指其设计或标称的工作电压,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不同类型的储能电池具有不同的额定电压,如锂离子电池一般为3.6V/3.7V。  组合方式:  储能电池模组由单体电芯通过并串联而成,并联增加容量但电压不变,串联则电压倍增但容量不变。03-充放电性能参数 /  充放电倍率(C)  定义:  充放电倍率是衡量电池充放电能力快慢的指标,其单位通常为C。充放电倍率等于充放电电流除以额定容量。例如,额定容量为100Ah的电池用15A放电时,其放电倍率为0.15C。  影响:  充放电倍率直接影响电池的连续电流和峰值电流能力,从而影响电池在快速充放电场景下的性能表现。04-状态参数 /  1、放电深度(DOD)  定义:  放电深度是指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放出的电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从电池的上限电压开始放电到下限电压放电终止,所有放出的电量定义为100%DOD。  作用:  放电深度越深,电池的循环寿命通常越短。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合理控制放电深度以延长电池寿命。  2、荷电状态(SOC)  定义:  荷电状态表示电池剩余电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SOC为0表示电池完全放电完毕,SOC为100%表示电池完全充满电。  作用:  SOC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用于实时反映电池的剩余电量和工作状态。  3、电池健康状态(SOH)  定义:  电池健康状态是指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参数与标称参数的比值。根据IEEE标准,当电池充满电时的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80%时,通常认为电池健康状态较差需要更换。  作用:  SOH是评估电池老化程度和剩余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监测SOH可以及时发现电池性能下降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储能电池的核心技术参数包括容量参数(如Ah/kWh)、电压参数(如额定电压V)、充放电性能参数(如充放电倍率C)以及状态参数(如放电深度DOD、荷电状态SOC和电池健康状态SOH)等。这些参数共同构成了评估储能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体系。

作者:中国·蓄电池 详情

公告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热点资讯 更多

description
锂电企业海外建厂劲头足

作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的锂电池正走俏海外,出口表现十分亮眼。事实上,不仅产品出口量持续攀升,锂电企业出海建厂也在持续升温。近期,国轩高科、恩捷股份等多家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正加快出海建厂的步伐,进一步拓展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海外政策多变局面下,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海外建厂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扎根海外,应进一步提升风险预判能力,实现多元化技术布局。  ■产业链协同出海  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在内的多家电池头部企业均已在海外投产、在建、布局电池基地。据高工锂电统计,截至2023年末,国内已有10余家头部锂电产业链上企业展开了海外制造基地的布局,规划产能超500GWh。  据摩洛哥政府官网信息,6月初摩洛哥与国轩高科签署一项战略投资协议,国轩高科将在盖尼特拉建设该国首个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预计投资128亿摩洛哥迪拉姆,约合93亿元。  2月28日,蜂巢能源位于泰国的工厂正式投产,产品开始批量交付,泰国工厂将主要提供配备L600短刀电芯的LCTP电池包,预计今年将为当地客户提供超过2万套PACK电池包。  另外,孚能科技土耳其电池工厂的年产6GWh模组和电池包产线已于2023年3月投产,形成对欧洲、中东、非洲、南亚业务拓展的支持和辐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链协同出海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材料企业方面,6月18日,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第二期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主要开展锂电池湿法基膜、功能性涂布隔膜的制造、销售等;湖南裕能也在近日表示,公司正在加紧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前期相关审批工作。  从技术实力上看,中国锂电行业已经形成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劲的产业体系。目前,中国量产动力型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300瓦时每公斤,储能型锂电池循环寿命最高超过12000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总体看来,目前我国锂电企业海外建厂进展顺利,上中下游的厂家都在积极出海,抢抓海外发展机遇。”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出海建厂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企业想扩大规模,就必须到海外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国内锂电市场竞争很激烈,产品价格也低,部分企业发展空间受限,而电池技术更新迭代较快,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可以提高技术回报,实现利益最大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锂电池产业具有政策先发、产品先发、技术先发先用、市场先发先用、产业链先建先用的巨大优势。而欧洲在这方面处于劣势,并且在锂电上游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方面均存在不足。目前,例如Northvolt、ACC等欧洲本土电池企业起步较晚,尚面临产能低、无法按时交货等问题,无法满足欧洲本土巨大市场需求。  不过即便如此,近年来欧美国家仍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贸易保护政策。例如,5月,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针对中国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今年将从7.5%提高到25%,到2026年,非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此外,电池部件、天然石墨以及部分关键矿产的税率也将在2024—2026年间陆续提高到25%。  上述政策变化使得我国锂电池产品出口直面重重阻碍,在此背景下,即便资金支出较高,出海建厂仍成为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链企业出海建厂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海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不同于国内建厂,企业出海建厂往往面临着海外地区基础设施、审批时间长、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挑战。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建议,我国锂电企业在海外建厂要熟知当地法律,以保障建厂的节奏。  ■规避相关风险  我国锂电企业在海外不同国家的建厂方式不同,例如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授权或合资的方式在美国布局产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锂电企业产品出口有望凭借海外建厂、技术授权等模式提升全球市占率。  在纪雪洪看来,在受到政策切换影响的情况下,企业采取一些变通措施是有必要的。“长期看来,我国锂电企业要掌握住主要话语权,以实现稳健经营。同时,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海外建厂,要时刻关注海外政策变化,任何有针对性要求的规定都会对我国锂电企业建厂地点、方式产生影响。”  纪雪洪进一步指出:“当前市场发展、海外政策等仍有不确定性,不宜一次性大规模投资,在有系统性规划的前提下,要能够适应滚动式发展。另外,也可以考虑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当地企业享受到一些收益的同时,也能利用其在当地的资源为我国企业海外布局扫除一些障碍。”  “海外政策具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企业应该抓紧时间加快出海建厂步伐,让自身优异的技术实力尽快在当地创造更大的价值。”张翔表示。

作者: 杨梓 详情
description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投产 借助区域资源协同发展

7月20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正式投产,首个麒麟电池在洛阳完成封装。此外,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进一步扩大高端新能源电池产能。  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布局情况看,主要产能布局集中在华东及西南地区,从完善区域供应链及企业战略角度看,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的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华中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扩大高端电池产能  公开消息显示,洛阳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宁德时代最早于2022年9月份披露公告称,公司将投资140亿元在河南洛阳市伊滨区投资建设洛阳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  据悉,宁德时代洛阳基地是按照“灯塔工厂”“零碳工厂”的高标准进行建设的,而洛阳基地项目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对接签约100天、项目落地100天、一期厂房9个月封顶”的“洛阳速度”。投产的麒麟电池采用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  “无麒麟不高端”,麒麟电池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的投产进一步扩大高端产能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宁德时代需要扩大产能,特别是高端电池产能。”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表示:“在电池价格下降的趋势下,高端产能的核心是产线本身的智能制造技术水平。动力电池生产属于高端装备制造,宁德时代作为头部企业,对于生产线的设备、技术等的更新和迭代也需要保持领先。”借助区域资源优势实现双赢  6月18日,宁德时代宣布与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小米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而此次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投产时,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从宁德时代的布局看,贴近下游车企建设供应链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墨柯表示,无论是北京时代还是洛阳基地,对于进一步完善当地区域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保障关键电池资源供应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宁德时代进一步梳理完善自身的产能布局。  业内人士还认为,洛阳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低的能源成本,这些资源对于生产动力电池至关重要。  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在宣布投资洛阳基地后不久,就与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集团”)签署了相关合作,国宏集团拟以其持有的洛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矿集团”)100%的股权对四川时代进行增资。而四川时代将通过洛矿集团间接持有洛阳钼业24.68%的股权,成为洛阳钼业间接第二大股东。宁德时代亦通过此举,进一步加强上游新能源金属资源布局。  林先平认为,洛阳具有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布局优势,宁德时代在洛阳设立电池工厂,可以更好地与当地供应链企业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发展前景。

作者: 李婷 详情
description
磷酸锰铁锂的突破与迟滞

被视为破解磷酸铁锂材料同质化竞争的新材料——磷酸锰铁锂近期动态频频,锂电正极产业链企业围绕各自技术突破,集中披露磷酸锰铁锂最新进展及布局。  格林美近期两家控股子公司福安青美、武汉动力再生与本征方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石墨烯增强型磷酸(锰)铁锂材料,以石墨烯技术提升循环再制造的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湖南裕能近期披露,其磷酸锰铁锂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在锰溶出、高温循环和压实密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天津国安盟固利近期取得“一种磷酸锰铁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专利,通过形成具有梯度分布的锰、铁及磷,以降低材料的结晶度,使得材料能更快地生长以有效提升压实密度。磷元素在内核的外表面过量而形成富磷酸锂保护层,该富磷酸锂保护层既可以提升电导率,又能够有效改善锰溶出问题,进而得以提高磷酸锰铁锂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德方纳米近期申请“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该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与气凝胶结合应用到磷酸锰铁锂材料中,以MnFe‑MOF气凝胶的形式作为前驱体制备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较好的导电性,提高了整体的电子电导率,改善了正极材料综合性能。  常州锂源5月发布“锰锂1号”高循环版新品,通过纳米化、碳包覆、离子掺杂等先进改性手段,结合固相法液相法双线并行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电子导电性、提高首效与循环寿命,实现了磷酸锰铁锂的更高循环、更长续航。  2023年,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在各大电池企业的新品亮相,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星恒电源、孚能科技、瑞浦兰钧等多家电池企业均在推进磷酸锰铁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上述材料企业中德方纳米称其磷酸锰铁锂已经实现上车应用;湖南裕能表示正与客户积极推进认证;格林美表示其磷酸锰铁锂量产线已进入吨级调试阶段。另外,容百科技也表示其磷酸锰铁锂已实现稳定出货,现具备产能1万吨/年。  但从2023年出货情况看,磷酸锰铁锂距离为材料企业贡献利润,仍有一段要路走。  相关数据显示,磷酸锰铁锂在2023年出货量在千吨级,而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则在百万吨级。  重码磷酸锰铁路线的德方纳米与容百科技也曾在业绩说明中表示,对磷酸锰铁锂以及其他新正极材料的加大投入影响当期利润。  具体看来,性能的稳定性是制约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应用一大因素。从上述企业动态看,各企业仍在持续探索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尤其针对“锰溶出”的难题做重点攻克。  锰溶出会导致SEI膜的不断破坏和再生修复,这一过程会消耗活性锂并产生副产物,从而加速电池容量衰减和循环寿命下降。另外,锰溶出还可能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沉积在负极表面的锰离子可能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增加电池内阻和安全隐患。  现阶段,即便通过调整磷酸锰铁锂中锰的含量,已能实现电池在实际应用中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平衡。但为了尽可能释放磷酸锰铁锂材料在循环、能量密度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企业仍在尝试优化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稳定性,提高材料中的锰含量。  除了上述企业对材料技术的持续攻坚,改进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开发配套电解质也是助力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应用的方式。  但磷酸锰铁锂材料仍旧被给予厚望。高工产研(GGII)预计,2024年磷酸锰铁锂出货将超3万吨,增长将超500%。  从终端看,特斯拉、奇瑞星纪元以及智界等车型都在积极试水磷酸锰铁锂电池。  另外,在海外重新思考正极路线的大背景下,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在国内外市场中皆处于探索阶段。容百科技已在2024年官宣与LGES、SK On将围绕磷酸锰铁锂展开合作,并且韩国2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已于2023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中。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一年融资五轮 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在鄂稳定量产

7月12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一间高大的厂房内,千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刚刚收工,一种黑色粉末被打包进铝制袋,将运往韩国。这是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的首笔海外百万大单。目前,生产线已实现稳定化量产,年产值逾8000万元。  这条生产线是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胡培科研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成果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同类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配比好的磷、铁、钠等原材料经过研磨、喷雾、烧结、粉碎等环节,变成定制化的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正极材料是电池核心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相比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电,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稳定性高,正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  胡培介绍,他从博士后阶段就一直瞄准钠离子方向深入研究,2021年4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湖北工业大学后,围绕聚阴离子路线开发,解决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应用技术瓶颈。实验室验证表明,相较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极端温度下仍可保持稳定,在所有安全项目测试中,均未发现起火。钠离子电池充电速度是锂电池的3到5倍,可实现5分钟充电80%。更重要的是,我国锂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超过七成,亟待研发出新的储能资源进行补充或替代。  去年9月,胡培团队以技术作价入股武汉启钠新材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启钠”),建立千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经过近一年的磨合,宁德时代、双登集团、力神电池等客户反馈,产品性能卓越。  生产线的快速投产,得益于团队在技术路线开发方面的领先,也与一项成果转化改革密不可分。  “我们在一年内完成了5轮风险投资,共融资1.37亿元,学校把成果完全交给我们支配,明显感觉到转化更加轻松、便捷。”胡培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个老课题,几年前,他有项技术刚刚突破不久,就有企业找他转化,但当时投资方一听到是学校的产权,涉及成果评估、市场询价等繁杂的手续,转化时间长,就不愿意来投。  2020年10月,湖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直面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转不快”等痛点、难点问题,实施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最大限度让利科技人员,固定收益分成——学校仅提取4%的收益或10%的对应股权,其他收益全部归成果完成人(团队)所有。为帮助科研团队打消顾虑,学校还建立了科研团队尽职免责制度。  2023年,“武汉启钠”获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等央企以及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完成5轮上亿元融资,荣获2023年度光谷瞪羚企业高价值十强企业,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相对锂离子电池仍存在不足。同样体积的钠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低,蓄电量远不如锂电池。基于这些客观因素,钠离子电池能在双轮电动车、老人代步车等小动力领域发挥作用,未来还可大规模应用于储能领域,助力能源安全保障。  胡培介绍,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武汉启钠”将开建万吨产线,打造集科研、检测、工业展示、科技孵化等各项配套功能协调统一的产业基地,进一步奠定国内最大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制造商地位。

作者: 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陈凌 详情
description
央视报道:新型储能,不同“钒”响

7月16日,中央电视总台CCTV4《中国新闻》栏目《改革开放新篇章》特别报道走进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讲述融科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发展前景。  主持人:在刚才一分钟的短片里,大家是不是对辽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工业文化也是辽宁的一个重要符号,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辽宁瞄准的其中一个新领域就是清洁能源新产业。辽宁发展新产业有很多优势,一是辽宁的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本来就很丰富。二是雄厚的工业基础可以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提供坚实的支持。第三个优势便是新产业,又为辽宁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新动能。那么接下来我们走进辽宁的首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来一探究竟。  记者:这里是辽宁首家全球独角兽企业,大连融科储能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生产车间,此刻在我身旁多台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正在进行储能系统中。电堆部件的自动化生产,可以看到运输机器人选取生产材料后就会轻车熟路的送到生产线,随后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就会完成材料的层层组装,最终这些组装完成的电堆就会被安装进一个个集装箱内。也许您会问这些集装箱应该就是全钒液流电池。  答案是其实也不是,它只是全钒液流电池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我前方的这些。既然叫全钒液流电池,听名字就要有液体,看,这些钒电解液,是电池的关键材料,它占了总成本的一半。一个装有电堆的集装箱和一个装有钒电解液的集装箱,两者一组合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钒电池储能系统。  它可以储存3000度的电能,而且这种集装箱的构造确确保了能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寒和零上50摄氏度高温的天气下正常运行。大量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再经过组合,就能成为中型大型的储能电站。  通过航拍画面,在距离我们这座工厂50多公里外的大连主城区内,有整齐排列的700多个钒液罐和一个个更大的电堆集装箱,就组成了全球首座100兆瓦级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它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的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在智能控制中心的调控下,满负荷可以储存40万度电。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把能量给储存起来,需要用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光伏等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是他们却非常的不稳定,有时多有时少,如何把它们储存起来是完善新能源体系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储能有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等,但是它们在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全钒液流电池安全稳定不易燃、易爆,电解液还能循环使用,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能达到30年,还有着储能容量大和输出功率高的等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的钒资源的储量是居世界首位,发展这种新型储能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目前,大连融科储能已经是在储能领域拥有国内外专利300多项,实现了产业链完全的自主可控。企业的全钒液流电池工程项目是遍及海内外,累计的装机容量超过720兆瓦时,成为了全球唯一具有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现在已经是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制造基地。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10GW!人民控股内蒙古中统能源储能电池设备制造产业园开工

7月13日,人民控股内蒙古中统能源10GW储能电池设备制造产业园在包头昆都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为我市储能产业的集聚发展又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据了解,人民控股集团自1986年创立以来,历经38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机械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品牌价值近900亿元,是中国工业电器领域的第一价值品牌。  人民控股集团内蒙古中统能源制造基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旨在通过打造现代化储能系统制造基地,促进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集聚,成为区域乃至国家储能系统产业的战略支撑。该项目将建设新材料储能技术研究院、新型储能材料与工程技术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数据平台、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公司,主要生产年产10GW复合金属胶体储能系统、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以及相关的配套辅助设备。项目占地面积500亩,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3.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  近年来,包头市积极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昆区聚焦产业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新材料、半导体、新型储能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今年组织实施了12个单体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前沿项目,用优质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记者 张建芳)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全国首座采用铅炭电池技术的电网侧储能电站

近日,全国多地开启高温模式,居民用电量随之增加。在这个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曾经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天能高性能铅炭电池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湖州长兴,由一块块天能铅炭电池组成的城市“巨型充电宝”正在有效保障居民用电的安全和稳定。  “雉城储能电站使用的是天能储能用阀控式高性能铅炭蓄电池。拿一堆电池举例,5000多支电池的可以做到0.1左右的均衡性差异,这些电池产自天能智能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稳定性和一致性非常好。”浙江天旺智慧能源公司高级项目管理工程师蒲军伟说。  走进长兴雉城街道的10千伏储能电站,20160个天能电池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电池架上。通过电池系统将电池的实时状况展示在控制屏幕上。  蒲军伟表示,该储能电站主要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城市用电低谷时,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蓄能;用电高峰时,可稳定放电填补电力缺口,为电网“接力续航”;如遇电网突发故障,可以毫秒级速度“替补”上场,继续为城区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保障。  该电站于2020年5月投用,是全国首座采用铅炭电池技术的电网侧储能电站,位于长兴城区,采用的铅炭蓄电池具有安全可靠和运维成本低等特点,电池退役后可实现99%以上的循环再生。假设每户居民平均每天用电十度,电站可以为2600户居民提供一天的用电量。  储能是能源变革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天能布局的重点。天能全面布局电网侧、发电侧、工商用户侧等重点市场,大唐鲁北、南太湖高能锂电、信丰储备一体智造基地等大项目相继投产,并网运行全球单体最大铅炭储能电站荣获“2023年度最佳储能示范项目奖”,锂电液冷储能系统项目入选2023年浙江省先进技术创新成果名单。  天能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支撑、多技术路线并行的领先优势,构建储能产业生态,助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天能高性能铅炭电池优势特点  品质保障安全可靠:电池无易燃物,使用安全稳定,可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新能源及节能领域。  高度集成定制设计:采用模块化集成方案,液冷堆叠式电池包及站房式设计,使用外接线方式,安装灵活,便于维护。  灵活配置一体设计:运用模块化结构,高比能设计,电池系统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配置灵活可调,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绿色环保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低碳环保,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均可回收,且回收技术成熟。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锂电寿命翻倍!新型“凝胶电解质”将电导率提高33% 还无安全隐患

据报道,一组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近期成功开发出了一种不易燃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有望通过降低热失控和火灾事故的风险,彻底改变锂离子电池(LIBs)的安全性。  在过去,LIBs的潜在可燃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电动汽车中。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由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UNIST)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开创性的不易燃聚合物半固态电解质,为减轻电池火灾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传统上,不可燃电解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入阻燃添加剂或具有极高沸点的溶剂。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导致离子电导率显著降低,从而影响电解质的整体性能。  在上述突破性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在电解质中加入了微量的聚合物,创造了半固态电解质。与现有的液体电解质相比,这种新方法将锂离子的电导率显著提高了33%。  此外,采用这种不可燃半固态电解质的袋式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了110%,有效地防止了固体-电解质间相(SEI)层形成和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电解质反应。最新研究结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ACS(美国化学学会)旗下《ACS Energy Letters》杂志上。  这种创新电解质的关键优势在于其卓越的性能和不可燃性。聚合物半固态电解质通过抑制燃烧过程中与燃料化合物的自由基链反应,有效抑制电池火灾的发生。研究小组通过定量分析其稳定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证明了所开发聚合物的卓越性。  UNIST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Jihong Jeong强调说:“电池内部聚合材料与挥发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链反应。通过电化学量化,这一突破将极大地有助于理解不可燃电解质的机理。”  据悉,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池本身的卓越安全性。该团队的综合方法包括将不易燃的半固态电解质应用于袋式电池,确保对电解质不燃性的评估扩展到实际电池应用中。  “使用不易燃的半固态电解质,可以直接纳入现有的电池组装过程,将加速未来更安全电池的商业化。”他们说。  该研究在国内申请了5项专利,在海外申请了2项专利,进一步凸显了这一成果的意义。此外,它还得到了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MSIT)、韩国产业技术评价研究院(KEIT)、韩国化学技术研究院和三星SDI(一家电池和电子材料制造商)的支持。

作者: 黄君芝 详情
description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3年铅蓄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

工信微报消息,为贯彻落实《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促进我国铅蓄电池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根据《铅蓄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15年本)》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铅蓄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铅蓄电池企业申报工作,依据《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本)》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征询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相关初审意见,并填写在《申请书》的相应位置。

作者: 沈蓄所新闻中心 详情
description
100MW/1000MWh!天能股份助力打造世界最大铅炭储能电厂

“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而储能是推动能源系统变革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当前,储能市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铅炭储能作为重要的新型储能技术,凭借灵活部署、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建设周期短、安全性高、放电功率大、成本低等优势,正稳定落地电源侧和用户侧储能场景。天能股份(688819)作为新能源电池行业佼佼者,是国内最早研发推广铅炭储能技术的企业之一。目前,天能参与建设的多个国内外铅炭储能电站均实现了一次投运、长期稳定的设计效果和示范效应。近日,浙江省分布式零碳智慧电厂推进现场会在浙江长兴和平镇举行。由国家电投携手天能股份共同建设的世界最大铅炭智慧电厂“和平共储”项目,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平共储”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铅炭储能电厂,可以通过数字化智慧控制系统,聚合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以及可调负荷等多种元素,实现平抑负荷波动、补充尖峰缺口、降低客户用能成本等功能,为当地电力保供以及电网灵活性和调节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天能股份为电站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铅炭电池,助力其打造成为户用铅炭储能全球示范。“和平共储”项目装机容量规模为100MW/1000MWh,含铅炭电池约300万个,一次充满可存100万度电,以城镇居民每户用电量12.5度/日计算,可满足8万户居民一天的普通用电。作为百万度电级别的储能电站,“和平共储”项目一期工程所需电池容量相当于41.5万辆电动两轮车,整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电能“水库”,能灵活提供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电力服务,助力地方能源保供及促进新能源消纳。项目全部建成后,年调峰电量超过3亿kWh,年产值可达2亿元。“和平共储”项目具备五大显著特点,其充分体现了天能股份铅炭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具体表现为:安全指数高。天能股份供给的铅炭电池无易燃物,属于水系电池,是确保高安全性的基础。同时,项目电池单元采用液冷方式,散热更均匀,改善了电池运行环境,增强了安全性;设备寿命长。天能股份铅炭电池在铅酸电池的负极中添加特制的导电性多孔炭,解决了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变大的问题,电池的寿命是传统铅酸电池寿命的两倍;经济性好。一方面,铅炭电池储能单位用电价格实惠,建设成本与运营度电成本都较低;另一方面,铅炭储能全生命周期环境负荷很低,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均可回收,且回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残值率高达45%;建设周期短。项目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电池单元上下2层为一块“积木”,实现“搭积木式”快速拼接,并采用了“变流”+“升压”一体化设计。项目从开工到一期竣工仅耗时3个多月;资源整合能力强。项目利用数字化调控平台聚合各级分布式零碳电厂,具有巨大的发展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该项目的成功并网,也实现了三大新突破:一是首次全方位多要素多场景展示国家电投套娃式多层级智慧控制系统架构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二是在浙江省首次实现储能资源的共享;三是实现了整村户用储能试点突破。铅炭储能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趋势下,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天能股份将坚定在铅炭电池领域持续突破,实现技术与产品性能的全面升级,不断打造创新的电池产品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为促进经济绿色增长、保护生态环境、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科技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助力共创零碳未来。

作者: 记者 冯思婕 详情
description
瑞达集团瑞启年产400万千伏安时OPzV固态铅碳电池项目盛大开工!

2022年7月27日上午8点18分,瑞达集团瑞启年产400万千伏安时OPzV固态铅碳电池项目在湖南衡阳松木经开区盛大开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目标,储能市场的未来前景广阔。为抢抓这一市场机遇,2022年6月,瑞达集团投资8亿元,在衡阳松木经开区建设瑞启新能源OPzV固态铅碳电池产业园,并于7月27日正式开工动土。该项目预计2023年初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实现年税收2亿元。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瑞达集团在衡阳投资发展规划得进一步落实落地,也是助推瑞达集团在衡的高速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和原地倍增的重要体现。瑞启新能源OPzV固态铅碳电池产业园在双碳战略下储能电源市场将会迎来上万亿的风口,瑞达集团依托技术、产品和产业链优势,正在加快新型储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瑞达集团计划5年内对储能专用OPzV固态铅碳电池投资200亿,全力打造双碳战略下OPzV固态铅碳电池头部企业,力争在十年内把衡阳瑞达打造成千亿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千亿储能电站集成基地,打造世界级的“双千亿安全新型储能之都”。瑞启新能源OPzV固态铅碳电池产业园的开工建设,正是瑞达集团储能战略布局稳步推进的重要一环。项目亮点:OPzV固态铅碳电池OPzV 纳米硅固态铅碳电池是瑞达于 2006 年成功设计开发的新型储能用环保硅铅固态电池;是国内首家成功开发并量产应用的硅铅固态电池。OPzV采用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作为电解质,是百分百固态结构,没有液体不存在泄露,有效解决了电池热失控起火的安全问题;其正负极材料、隔板、电解质等材料均是防火防爆级别,不起火不爆炸,不会有安全隐患;旧电池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绿色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传统铅酸电池、胶体电池、锂电池及其他化学能电池,硅铅固态电池有安全性高、寿命长、经济性好、资源循环利用等明显优势,解决了电化学储能电池的起火爆炸行业痛点。OPzV纳米硅固态铅碳电池应用场景广泛,特别是适用于中大型储能。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储能、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数据中心(IDC储能)、核电站、机场、地铁等高安全要求的领域。OPzV固态铅碳电池储能优势安全维度材料安全:组成电池的正负极、隔板、电解质等材料是防火防爆级,在明火状态下,不起火不爆炸;系统由EMS智控管理:保证电池温升不超过40℃,不会热失控。环保维度材料环保,采用气相纳米二氧化硅电解质,无游离液体,与外界完全隔绝,对环境友好;制造过程,废水废气废渣等做到0排放。经济性维度度电成本低,寿命长;充放电效率94%以上;制造成本还有降低空间。资源维度铅矿资源丰富,提炼方便,价格低廉;退役电池可达到100%循环再生。(Li储量少,且属于消耗性资源;Co属于稀有金属。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详情
description
老树新花:纯铅、水平电池引领我国铅酸电池行业新动力

近年来,全球化学电池市场中,锂离子电池异军突起,化学电池的元老——铅酸电池的地位似乎岌岌可危。然而,相对于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仍然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安全性高、资源再利用性好等比较优势。7月8日,在上海有色网(SMM)和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国际铅锌峰会暨国际铅锌技术创新大会——铅行业市场与技术论坛上,与会的业内专家进一步介绍,最近一些年,我国铅酸电池行业多项新技术涌现,纯铅电池和水平电池等新型铅酸电池的制造工艺也不断成熟,应用领域继续扩大。看似已步入垂垂暮年的铅酸电池,实际仍然喷涌着勃勃生命力。铅酸电池新技术助力“碳中和”作为工业化最早的电池,铅酸电池自1859年发明至今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铅酸电池的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其在化学电池市场中份额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特别是在起动和大型储能等应用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据天能控股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郭志刚在论坛中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来看,锂离子电池依托能量密度的先天优势,处于快速增长期;铅酸电池则处于高位平台期;而下一代电池技术如钠离子电池尚处于开发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内铅酸电池产量近两年来小幅下降,产量保持在200GWh/年,全球产量维持在400GWh/年。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产能将是铅酸电池的3—4倍。不过,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着锂/钴/镍等原料成本高,锂电全周期的碳排放较高,安全性不稳定等缺陷。相较而言,铅酸电池在成本、稳定性、安全性、再生利用等方面存在优势。尽管如此,在锂离子电池迅猛的追赶势头下,铅酸电池确实面临着“不进则亡”的生存危机。在论坛中,郭志刚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铅酸电池行业中新型的正极铅膏技术和真空化成技术。传统的铅酸电池正极铅膏(铅膏是铅酸蓄电池活性物质的母体)制作流程长,能耗高,正极和膏现场污染程度大,添加剂采用机械混合,成本也相对高昂。而新的“一步法正极配方复合技术”则是用特种铅制作粉,形成有用成分均匀分布的复合铅粉,和膏时只需加入水纤维和硫酸。“相对于常规的典型正极铅膏工艺,一步法的一致性更好,成本能够降低1000元/吨。”郭志刚介绍说。其次是真空化成技术。据了解,通常而言,电池在生产完成后,必须先进行化成和测试,然后才能安装到系统中。电池化成过程采用专门的电池化成设备对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需要高精度电压和电流,以确保电池实现规定的使用寿命。只有在顺利通过测试之后,电池才可以进入市场。目前,电池化成是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激活刚刚装配好的电池单元或电池组中的材料,需要花费长达20小时的时间进行充电放电循环。但这个过程必不可缺,因为它极大地影响着电池的使用寿命、质量和成本。据郭志刚介绍,采用常规的化成技术,电池化成时间长,耗用的电量多,集群内部温度均一性较差,温度不易控制。而真空化成技术的化成时间短——通常小于半天,化成电量少,极群内部温度均一性好,温度易控。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达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目的,并且提高电池化成效率,改善化成极板的均一性,提高电池寿命。此外,铅酸电池出现的新技术还包括了在正极板栅中使用冲网板栅;正极采用高密度铅膏、提高活性物质与板栅界面贴合性,在正极配方中优化添加剂(加入锡锑铋铅丹/低氧化度铅丹);在电池隔板中优化粗细纤维比例,从而提高回弹性等。纯铅电池技术进一步成熟纯铅电池最早由美国艾诺斯电池集团下属的Gates公司于1973年研发成功。通过近50年的不断研发、改进,纯铅电池的制造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构设计、电池材料(包括外壳材料)、制造工艺及控制等方面来看,纯铅电池都体现了铅酸电池的极高水平。所谓纯铅电池,是指电池的正负极板栅(板栅是电极的集电骨架,起传导、汇集电流并使电流分布均匀的作用,是活性物质的载体)和活性物质均采用高纯度铅(99.999%),电池通过连续铸带、连续冲网等特殊工艺制造而成。在此次论坛中,据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裁陈军介绍,传统铅酸电池的正负极板栅以铅为主要原料,但在铸造时都要加入其它金属 ,如铅钙合金 、铅钙锡合金、低锑合金等,形成合金板栅。但合金金属的加入,导致电池极板在使用过程中腐蚀加快,电池的自放电大,使用过程中失水较快,电池内阻较大,这是传统铅酸电池固有的缺陷。虽然各蓄电池厂家对铅酸电池进行技术更新,设计改造,但传统铅酸电池依然存在高温下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较短、浮充使用和循环使用难以同时兼顾、充电时间较长等问题。例如,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某内部人员此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的备用电源多采用普通铅酸蓄电池。在环境温度在40—50度时,铅酸蓄电池的浮充寿命只有不足1年的时间,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风力发电机组都在“三北“地区,夏季高温炎热,机舱平均运行在40度左右,极大降低了铅酸蓄电池的浮充寿命。据陈军介绍,相较于普通铅酸电池,纯铅电池拥有四大优势,首先,纯铅电池的适用温度范围广(-40℃至+80℃),特别适应于极恶劣的环境;其次,由于纯铅电池的极板超薄(约1mm,传统电池极板厚度约为3mm),在同一尺寸壳体内,可以装入更多的极板,大大增加了电池内部的反应面积,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化学反应效率,并且降低了电池内阻,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再次,纯铅电池具有快速充电接受能力,充电3小时电池容量达到90%以上(一般GEL胶体电池需要8-10小时);最后,由于纯铅电池采用超薄多极板设计,在短时间放电能力上(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30分钟至2小时放电需求),比传统铅酸电池的放电能力提高40%左右。此外,纯铅电池纯铅板栅的腐蚀速率,仅为常规重力浇铸铅钙合金板栅的约1/6,耐腐蚀性能更好。同时由于电池内部杂质少,失水率低,自放电小,每月自放电率小于2%,因此,电池有较长的储藏寿命,无需再充电时间可达两年。不过,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指出,由于纯铅电池的正负极板非常“柔软”,强度不够,给极板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极板的叠加和装配也很难实施。因此早期的纯铅电池采用了卷绕式结构设计,容量最大只有100AH。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纯铅电池的极板制造和装配技术已得到有效解决,电池的单体容量已达到600AH。据了解,纯铅电池的优良特性,使其逐步受到国内通讯行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关注,部分城市已开始推广使用。水平电池实现传统电池结构突破相较于普通铅酸电池乃至纯铅电池,水平电池采用了更新型的材料,在电池结构上也实现了颠覆性的突破。易德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东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介绍说,1980年,美国军方为水平电池研究立项,开启了铅酸电池革命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Electro Source公司在全球率先研发出了水平电池的商业技术。一方面,水平电池使用了新材料。以易德维公司的水平电池为例,其采用了复合纯铅板栅,板栅内部核心是航天级高强度玻璃纤维,由多极耳浇铸而成,抗拉强度可达100546 Kgf/cm2,纤维外层包覆纯铅层(铅中仅掺入约10%的锡,以增强材料的强度),在2000MPa冷挤压成型。而后,这些复合铅丝编织成为板栅结构,涂抹活性物质成为电池极板。这种编织结构使得活性物质接触面积大,电流密度100%均匀。据易德维能源科技公司内部估测,这种新型复合纯铅板栅的耐腐蚀性是普通重力浇铸板栅的9倍。不仅如此,跟普通的电池通过极耳、汇流排和跨桥连接不同,水平电池基于双极性极板技术,采用特殊极板堆叠方式,实现电池内部的立体串并联,极大缩短了电流的导电路径,从而大幅降低了电池内阻。较普通电池,水平电池内阻降低了70%左右。同时,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同时涂敷在一块极板上,更利于大电流的快速充放电。此外,与传统铅酸电池和纯铅电池的垂直极板放置不同,水平电池采用极板水平放置,能有效地避免活性物质脱落和电解液分层,促进氧复合,有效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循环寿命。基于这些突破性的设计,水平电池具有诸多优越性能。据张正东介绍,快充是其一大优势。相较于普通铅酸电池,水平电池具有极速快充能力,3C电流(即放电电流是电池标称容量的3倍)下只需75分钟就能充满,充电20分钟电池容量能达80%以上。低温环境下水平电池的表现性能也很好。在-50℃的环境中电池能够一键起动,-40℃时电池的放电容量还可达40%以上,超低温放电能力是普通产品的2倍。这一方面是由于电池的电阻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水平电池采用贫液设计,即电解液呈固态状吸附于隔板,不具有流动性,相较而言,普通电池的液态电解液更容易冻住。特别地,水平电池还具有耐破坏、抗振动的优点。由于水平电池的电解液呈固态状,外壳即使破损也无液体泄露,而在内部单体间,数百根铅丝构成了立体串联并联网络,任何破坏均不能将其连接完全损坏。基于这样的优异性能,水平电池可适用于重卡,船舶,改装车,游艇,观光车,军用车辆,特种车辆,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未来在储能领域,凭借其稳定、安全性,水平电池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张正东说。目前,易维德公司的水平电池产品在国内外都有成功使用的案例。据张正东介绍,2020年9月,公司的水平电池已使用在挪威位于北极圈内的一座灯塔上。这座灯塔长期处于零下20度的高寒环境中,传统铅酸电池每周都需要直升机更换,而锂电池也不能满足其要求,易维德公司的水平电池在灯塔上安装后已经连续使用一年半,电池状态良好。而在浙江省安吉县的山区,水平电池也一显身手。安吉地区坡多路陡,当地环卫车原本使用的是水电池,需要经常加水维护,成本高且麻烦,还存在酸液溢出、腐蚀车架的问题,电池通常在使用至8个月后,环卫车就会出现爬坡无力,甚至遛坡的现象,充电时间也长。2020年10月,当地环卫车换上了水平电池,电池动力强劲,车辆爬坡压力缓解,电池能快速充电,从而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过,张正东向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坦言,“水平电池仍然属于全新的产品,仍然处于研发改进的过程,产品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并没有实现完全的量产。”目前,易维德公司的水平电池每天产量约为300只,产品类别包括了超级重卡电池,超级起动电池,船舶专用电池,高性能军用车辆专用电池等。而据了解,在国内,除了易德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传统铅酸电池的生产厂商如天能集团,超威集团也在进行水平电池的研发,但产品均未进入量产阶段。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详情
description
锂电企业海外建厂劲头足

作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的锂电池正走俏海外,出口表现十分亮眼。事实上,不仅产品出口量持续攀升,锂电企业出海建厂也在持续升温。近期,国轩高科、恩捷股份等多家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正加快出海建厂的步伐,进一步拓展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海外政策多变局面下,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海外建厂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扎根海外,应进一步提升风险预判能力,实现多元化技术布局。  ■产业链协同出海  截至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远景动力、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在内的多家电池头部企业均已在海外投产、在建、布局电池基地。据高工锂电统计,截至2023年末,国内已有10余家头部锂电产业链上企业展开了海外制造基地的布局,规划产能超500GWh。  据摩洛哥政府官网信息,6月初摩洛哥与国轩高科签署一项战略投资协议,国轩高科将在盖尼特拉建设该国首个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预计投资128亿摩洛哥迪拉姆,约合93亿元。  2月28日,蜂巢能源位于泰国的工厂正式投产,产品开始批量交付,泰国工厂将主要提供配备L600短刀电芯的LCTP电池包,预计今年将为当地客户提供超过2万套PACK电池包。  另外,孚能科技土耳其电池工厂的年产6GWh模组和电池包产线已于2023年3月投产,形成对欧洲、中东、非洲、南亚业务拓展的支持和辐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链协同出海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材料企业方面,6月18日,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第二期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及配套工厂,主要开展锂电池湿法基膜、功能性涂布隔膜的制造、销售等;湖南裕能也在近日表示,公司正在加紧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前期相关审批工作。  从技术实力上看,中国锂电行业已经形成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劲的产业体系。目前,中国量产动力型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300瓦时每公斤,储能型锂电池循环寿命最高超过12000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总体看来,目前我国锂电企业海外建厂进展顺利,上中下游的厂家都在积极出海,抢抓海外发展机遇。”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出海建厂是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企业想扩大规模,就必须到海外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国内锂电市场竞争很激烈,产品价格也低,部分企业发展空间受限,而电池技术更新迭代较快,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可以提高技术回报,实现利益最大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锂电池产业具有政策先发、产品先发、技术先发先用、市场先发先用、产业链先建先用的巨大优势。而欧洲在这方面处于劣势,并且在锂电上游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方面均存在不足。目前,例如Northvolt、ACC等欧洲本土电池企业起步较晚,尚面临产能低、无法按时交货等问题,无法满足欧洲本土巨大市场需求。  不过即便如此,近年来欧美国家仍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贸易保护政策。例如,5月,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针对中国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今年将从7.5%提高到25%,到2026年,非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此外,电池部件、天然石墨以及部分关键矿产的税率也将在2024—2026年间陆续提高到25%。  上述政策变化使得我国锂电池产品出口直面重重阻碍,在此背景下,即便资金支出较高,出海建厂仍成为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链企业出海建厂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海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不同于国内建厂,企业出海建厂往往面临着海外地区基础设施、审批时间长、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挑战。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建议,我国锂电企业在海外建厂要熟知当地法律,以保障建厂的节奏。  ■规避相关风险  我国锂电企业在海外不同国家的建厂方式不同,例如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主要通过技术授权或合资的方式在美国布局产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锂电企业产品出口有望凭借海外建厂、技术授权等模式提升全球市占率。  在纪雪洪看来,在受到政策切换影响的情况下,企业采取一些变通措施是有必要的。“长期看来,我国锂电企业要掌握住主要话语权,以实现稳健经营。同时,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海外建厂,要时刻关注海外政策变化,任何有针对性要求的规定都会对我国锂电企业建厂地点、方式产生影响。”  纪雪洪进一步指出:“当前市场发展、海外政策等仍有不确定性,不宜一次性大规模投资,在有系统性规划的前提下,要能够适应滚动式发展。另外,也可以考虑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当地企业享受到一些收益的同时,也能利用其在当地的资源为我国企业海外布局扫除一些障碍。”  “海外政策具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企业应该抓紧时间加快出海建厂步伐,让自身优异的技术实力尽快在当地创造更大的价值。”张翔表示。

作者: 杨梓 详情
description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投产 借助区域资源协同发展

7月20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正式投产,首个麒麟电池在洛阳完成封装。此外,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进一步扩大高端新能源电池产能。  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布局情况看,主要产能布局集中在华东及西南地区,从完善区域供应链及企业战略角度看,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的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华中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扩大高端电池产能  公开消息显示,洛阳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宁德时代最早于2022年9月份披露公告称,公司将投资140亿元在河南洛阳市伊滨区投资建设洛阳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  据悉,宁德时代洛阳基地是按照“灯塔工厂”“零碳工厂”的高标准进行建设的,而洛阳基地项目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对接签约100天、项目落地100天、一期厂房9个月封顶”的“洛阳速度”。投产的麒麟电池采用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  “无麒麟不高端”,麒麟电池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的投产进一步扩大高端产能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林先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宁德时代需要扩大产能,特别是高端电池产能。”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表示:“在电池价格下降的趋势下,高端产能的核心是产线本身的智能制造技术水平。动力电池生产属于高端装备制造,宁德时代作为头部企业,对于生产线的设备、技术等的更新和迭代也需要保持领先。”借助区域资源优势实现双赢  6月18日,宁德时代宣布与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小米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而此次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投产时,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从宁德时代的布局看,贴近下游车企建设供应链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墨柯表示,无论是北京时代还是洛阳基地,对于进一步完善当地区域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保障关键电池资源供应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宁德时代进一步梳理完善自身的产能布局。  业内人士还认为,洛阳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低的能源成本,这些资源对于生产动力电池至关重要。  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在宣布投资洛阳基地后不久,就与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集团”)签署了相关合作,国宏集团拟以其持有的洛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矿集团”)100%的股权对四川时代进行增资。而四川时代将通过洛矿集团间接持有洛阳钼业24.68%的股权,成为洛阳钼业间接第二大股东。宁德时代亦通过此举,进一步加强上游新能源金属资源布局。  林先平认为,洛阳具有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布局优势,宁德时代在洛阳设立电池工厂,可以更好地与当地供应链企业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和发展前景。

作者: 李婷 详情
description
磷酸锰铁锂的突破与迟滞

被视为破解磷酸铁锂材料同质化竞争的新材料——磷酸锰铁锂近期动态频频,锂电正极产业链企业围绕各自技术突破,集中披露磷酸锰铁锂最新进展及布局。  格林美近期两家控股子公司福安青美、武汉动力再生与本征方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石墨烯增强型磷酸(锰)铁锂材料,以石墨烯技术提升循环再制造的磷酸(锰)铁锂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湖南裕能近期披露,其磷酸锰铁锂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在锰溶出、高温循环和压实密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天津国安盟固利近期取得“一种磷酸锰铁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专利,通过形成具有梯度分布的锰、铁及磷,以降低材料的结晶度,使得材料能更快地生长以有效提升压实密度。磷元素在内核的外表面过量而形成富磷酸锂保护层,该富磷酸锂保护层既可以提升电导率,又能够有效改善锰溶出问题,进而得以提高磷酸锰铁锂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德方纳米近期申请“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该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与气凝胶结合应用到磷酸锰铁锂材料中,以MnFe‑MOF气凝胶的形式作为前驱体制备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较好的导电性,提高了整体的电子电导率,改善了正极材料综合性能。  常州锂源5月发布“锰锂1号”高循环版新品,通过纳米化、碳包覆、离子掺杂等先进改性手段,结合固相法液相法双线并行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电子导电性、提高首效与循环寿命,实现了磷酸锰铁锂的更高循环、更长续航。  2023年,磷酸锰铁锂材料已在各大电池企业的新品亮相,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星恒电源、孚能科技、瑞浦兰钧等多家电池企业均在推进磷酸锰铁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上述材料企业中德方纳米称其磷酸锰铁锂已经实现上车应用;湖南裕能表示正与客户积极推进认证;格林美表示其磷酸锰铁锂量产线已进入吨级调试阶段。另外,容百科技也表示其磷酸锰铁锂已实现稳定出货,现具备产能1万吨/年。  但从2023年出货情况看,磷酸锰铁锂距离为材料企业贡献利润,仍有一段要路走。  相关数据显示,磷酸锰铁锂在2023年出货量在千吨级,而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则在百万吨级。  重码磷酸锰铁路线的德方纳米与容百科技也曾在业绩说明中表示,对磷酸锰铁锂以及其他新正极材料的加大投入影响当期利润。  具体看来,性能的稳定性是制约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应用一大因素。从上述企业动态看,各企业仍在持续探索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尤其针对“锰溶出”的难题做重点攻克。  锰溶出会导致SEI膜的不断破坏和再生修复,这一过程会消耗活性锂并产生副产物,从而加速电池容量衰减和循环寿命下降。另外,锰溶出还可能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沉积在负极表面的锰离子可能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增加电池内阻和安全隐患。  现阶段,即便通过调整磷酸锰铁锂中锰的含量,已能实现电池在实际应用中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平衡。但为了尽可能释放磷酸锰铁锂材料在循环、能量密度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企业仍在尝试优化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稳定性,提高材料中的锰含量。  除了上述企业对材料技术的持续攻坚,改进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开发配套电解质也是助力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应用的方式。  但磷酸锰铁锂材料仍旧被给予厚望。高工产研(GGII)预计,2024年磷酸锰铁锂出货将超3万吨,增长将超500%。  从终端看,特斯拉、奇瑞星纪元以及智界等车型都在积极试水磷酸锰铁锂电池。  另外,在海外重新思考正极路线的大背景下,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在国内外市场中皆处于探索阶段。容百科技已在2024年官宣与LGES、SK On将围绕磷酸锰铁锂展开合作,并且韩国2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已于2023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中。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10GW!人民控股内蒙古中统能源储能电池设备制造产业园开工

7月13日,人民控股内蒙古中统能源10GW储能电池设备制造产业园在包头昆都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为我市储能产业的集聚发展又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据了解,人民控股集团自1986年创立以来,历经38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机械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品牌价值近900亿元,是中国工业电器领域的第一价值品牌。  人民控股集团内蒙古中统能源制造基地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旨在通过打造现代化储能系统制造基地,促进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集聚,成为区域乃至国家储能系统产业的战略支撑。该项目将建设新材料储能技术研究院、新型储能材料与工程技术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数据平台、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公司,主要生产年产10GW复合金属胶体储能系统、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以及相关的配套辅助设备。项目占地面积500亩,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纳税3.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  近年来,包头市积极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昆区聚焦产业前沿,坚持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新材料、半导体、新型储能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今年组织实施了12个单体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前沿项目,用优质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记者 张建芳)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智利的锂国家战略正在落地见效

今年5月末,智利国有铜矿巨头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和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达成了一项关键合作协议。根据公告,将由两家企业的两个子公司合并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以开发Atacama盐沼的锂资源。这是智利以政府为主导开发本国锂矿资源行动的最新进展,也表明智利政府将全力推进国内锂产业发展,打造又一支柱产业。智利政府层面政策频出谋划锂产业发展框架  2023年4月,智利总统博里奇提出《国家锂矿战略指导方针》(简称《指导方针》),《指导方针》涵盖5项重点内容:一是国家将参与锂矿生产全周期,为此将成立国家锂业公司。二是将在公私良性合作原则基础上进行锂矿勘探、开采和提高附加值。三是将在使用锂矿提取新技术上取得进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盐沼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盐沼调查研究,加强对盐沼区的保护;建立盐沼保护网,从而实现至2030年保护30%生态系统的承诺。四是所有锂矿开发将在采矿作业周边社区的参与下进行,这一进程的第一个里程碑将从阿塔卡玛人民委员会同总统本人的直接对话开始。五是将促进锂矿提取、保护,以及增加产品附加值。与此项任务相关的科学技术创新将推动锂矿产业向更持久、更复杂和更多样的方向发展。《指导方针》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位左翼人士自2021年当选总统以来对于发展本国锂产业的基本思路,一是国家必须主导参与矿产资源的开发,秉承公私合作原则,二是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三是强调增加锂资源的附加值,这些思路旨在确保更大程度的国家参与、更多的私人投资和更好的行业环境管理。《指导方针》的发布为智利的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月,博里奇总统还表示,政府将向议会提交创建国有锂业公司的法案,该公司将同合作伙伴一道进行附加值产品项目开发。他表示,对国家有战略价值的项目,智利国有企业必须在公私合营中占据控股地位。这一表态再次明确了国家将在锂资源开发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基调。  2023年5月,智利经济部长就“锂产业国有化”一事表示,根据政府要求,Codelco将尽快与正在Atacama盐沼运营的公司进行对话,特别是采矿合同将于2030年到期的SQM,雅宝方面预期也会有类似的进展。在国会批准成立一家新的国有锂业公司之前,Codelco将承担起国营改制的重要任务。这是智利政府官员首次提出Codelco将在目前阶段参与到锂产业发展进程当中并扮演重要角色。  同月,智利政府宣布正式成立“国家锂矿和盐湖委员会”,作为专职负责管理该国锂矿开发和推进实现锂矿国有化战略的政府机构。智利矿业部发布的公告称,新组建的委员会将在智利矿业部、经济部、外交部、财政部、环境部、科技部和生产促进局派员组建的“战略理事会”领导下,协同地方政府机构共同管理该国锂矿开发与相关合作项目。该委员会的设置体现了智利政府对于锂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有利于统一协调各方面关系,也对锂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年3月,智利政府宣布,将国内的Atacama盐沼和Maricunga盐滩列为战略性盐湖以及在锂开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拥有多数控制权的地区,国家须在其中占据多数主导地位。上述两个地区均由Codelco牵头负责开发合作事宜,Codelco已与SQM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Atacama盐沼。与此同时,Codelco也在寻找Maricunga盐滩的私营合作伙伴。这一举措是智利政府加强国家对国内锂产业控制计划的重要步骤,旨在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管理和开发锂资源,同时确保国家从这一关键资源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拥有多数控制权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政府在锂开采项目中将具有更大的决策权,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控制产业的发展方向。  2024年4月,智利政府宣布了锂增产计划相关内容,计划总体目标为,到2030年,将智利当前25万吨的锂产量提高70%,并在未来十年内实现产量翻番。这一目标的确定彰显了智利政府致力于发展锂产业的勃勃雄心。智利企业层面举措不断落实锂产业发展规划  2023年12月,Codelco与SQM达成了一项框架协议(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协议,SQM将其智利Atacama盐沼资产的多数股权移交给Codelco,以换取其业务再延长30年至2060年。根据协议条款,双方将建立新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对Atacama盐沼的生产和投资。这一举措标志着智利政府为锂矿开采业务开辟了新的模式。  2024年1月,Codelco成功收购澳大利亚矿业公司Lithium Power International(LPI),从而获得了在智利的首个锂资产。该交易已获得LPI公司股东的批准,并以3.85亿澳元(2.5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是位于同名盐滩的Maricunga锂项目。此次收购是Codelco进军锂矿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拓展矿产资源的重要战略之一,将为在锂业行业的布局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5月,Codelco和SQM达成了一项关键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公告,将由前者的子公司Minera Tarar SpA 和后者的子公司SQM Salar S.A.合并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以开发Atacama盐沼的锂资源。前者将获得合资企业的控股权(51%),2031年前,双方将委派相同数量的管理人员,后者将主导业务运营,但前者具有否决权;此后直到2060年的第二阶段,Codelco将占据多数席位。此外,SQM旗下的另一锂资产、智利第二大锂盐滩Maricunga 也将移交给Codelco,由Codelco与“其他合作伙伴”开发运营Maricunga的锂业务,以此加强Codelco在Maricunga锂资源开发中的主导地位。据悉,合作期限从2025年至2060年,且直到2031年之前,Codelco将是双方锂业务的主要监管方。这家合资企业将使SQM在阿塔卡马盐沼的锂产量到2060年提升至每年30万吨。上述合作协议意味着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将正式代表智利政府涉足锂行业,该合资企业的成立将重塑智利的锂行业格局。智利锂产业前景可期  智利的锂资源丰富,品质上佳。目前,智利是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和第三大锂资源国,主要出产盐湖卤水型锂矿。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2023年全球锂资源总量达8900万吨,其中智利拥有980万吨,占比约11%。智利的锂产业也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锂产业。其中,Atacama盐沼是全球最大的锂矿之一。Maricunga项目位于智利北部的锂三角区内,这是一个全球公认的富含锂矿的区域。据估计,Maricunga项目含有约190万吨碳酸锂当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锂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智利政府看到了通过发展锂产业促进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机遇。从目前情况看,智利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有关企业的举措正在有条不紊地执行和实施当中。今年6月中旬,智利财政部长表示,已有来自10个国家的54家公司通过公开程序提交了88个锂项目的开发意向,这说明智利锂项目对于外国投资者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综上,丰富的锂矿资源、政府发展锂产业的坚定决心意志、确定的长远目标、适当地实现这一目标方法和途径,这些因素均有助于确保智利锂矿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并提升智利在全球锂市场中的地位。展望未来,智利有望成为全球锂产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国家之一。

作者: 周匀 详情
description
磷酸铁锂龙头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提升竞争力

7月1日,在湖南裕能现代化厂区马路对面的总部办公楼——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里,一下子涌进二三十位到访的机构投资者。  面对投资者的提问,湖南裕能董事长谭新乔一再重申他对磷酸铁锂行业及湖南裕能充满信心。“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依旧保持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降本压力向上游传导,加剧了正极材料企业挖潜降本的迫切性。”  就在6月末,湖南裕能公告了滚动投资预计150亿元的一体化布局计划。其中,一期投资35亿元,建设20万吨/年铜冶炼联产80万吨/年硫酸、80万吨/年蒸汽项目(硫酸和蒸汽为副产品)。  “本次投资的铜冶炼项目,将创新发挥铜冶炼产业与磷酸盐正极材料产业之间的高度耦合性,形成产业优势互补,促进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业务实现极致降本的目标,以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公司主业持续赋能。”谭新乔表示,公司坚定发展磷酸铁锂主业。谈市场:需求增长与激烈竞争并存  眼下的磷酸铁锂行业,一面是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一面是仍然激烈的行业竞争。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5.4GWh,同比增长40.9%,环比增长1.4%。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25.5GWh,占总装车量71.9%,同比增长48.7%,环比增长7.8%。进入5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4%,达到29.5GWh,同比增长54.1%,环比增长15.8%。  湖南裕能相关人士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空间广阔,带动磷酸铁锂行业长期需求向好,今年前5月行业市场需求维持40%左右增速,“预计6月会略有波动,8月将向好,全年磷酸铁锂行业市场需求有望实现较好增长”。  谈及明年行情,上述人士认为,“预计大概率仍将呈现增长态势,还需要通过今年下半年尤其四季度形势来进行综合判断。”  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获悉,目前,磷酸铁锂行业龙头企业仍然维持较好的开工率。其中,湖南裕能自今年3月起至今整体排产情况良好,产能利用率在行业内保持了较高水平。  德方纳米在5月10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二季度下游需求回暖趋势比较明显,公司排产率较高。  生意社数据显示,6月末,磷酸铁锂参考价为43180元/吨上下,较历史高位价格已大幅下降。这显示了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在近期一场磷酸铁锂招标中,部分行业企业进一步将报价下调。对此,有磷酸铁锂龙头企业认为,这是部分行业企业的短期行为,过低的报价难以为继,不利于行业正常发展。谈企业:一体化布局打开降本空间  谭新乔认为,磷酸铁锂行业加工环节本身降本空间已相对较小,但通过向上游延伸并进行一体化布局,实现耦合发展,将可打开较大的降本空间,磷酸铁锂单吨净利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磷酸盐正极材料行业的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燃料动力等占比较高,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材料和动力成本是正极材料企业实现极致降本的重要途径。  为持续完善一体化布局,打造循环经济,湖南裕能6月29日公告,拟在贵州省福泉市双龙园区投资建设5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及新增30万吨/年磷酸铁、30万吨/年超长循环和超高能量密度磷酸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本次项目滚动投资预计150亿元。  “投资将分批、有序进行。一期投资35亿元,建设期24个月,主要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合资公司其他股东出资、银行贷款等,公司将结合铜冶炼业务的开展情况和项目进度计划逐步投入资金。”湖南裕能相关人士表示。  在7月1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湖南裕能相关人士对其新战略、新打法做了进一步解释。具体而言,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硫酸,公司可用于与磷矿制成磷酸,并进一步与铁源生产磷酸铁;副产品蒸汽可用于公司贵州基地生产,相较于一般铜冶炼企业主要将蒸汽用于发电,能量转换损失更低;副产品铁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将有助于降低磷酸铁生产原材料铁源的成本。通过副产品硫酸、蒸汽、铁源与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及磷化工的生产一体化联动,实现资源能源梯级综合利用,以满足公司极致降本需求和更好地服务公司主业发展。  完善一体化布局、加大技术创新,正成为磷酸铁锂行业龙头企业的普遍选择。  6月初,德方纳米表示,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一方面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断修炼内功,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德方新能源产业基金在四川布局开拓锂矿资源;同时,公司通过与供应商设立合资公司,布局了硝酸、气体、窑炉等原材料和设备资源,在保障供应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

作者: 夏子航 详情
description
一年融资五轮 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线在鄂稳定量产

7月12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一间高大的厂房内,千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刚刚收工,一种黑色粉末被打包进铝制袋,将运往韩国。这是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的首笔海外百万大单。目前,生产线已实现稳定化量产,年产值逾8000万元。  这条生产线是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胡培科研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成果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同类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配比好的磷、铁、钠等原材料经过研磨、喷雾、烧结、粉碎等环节,变成定制化的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正极材料是电池核心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各项核心性能指标。相比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锂电,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稳定性高,正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  胡培介绍,他从博士后阶段就一直瞄准钠离子方向深入研究,2021年4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湖北工业大学后,围绕聚阴离子路线开发,解决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应用技术瓶颈。实验室验证表明,相较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在极端温度下仍可保持稳定,在所有安全项目测试中,均未发现起火。钠离子电池充电速度是锂电池的3到5倍,可实现5分钟充电80%。更重要的是,我国锂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超过七成,亟待研发出新的储能资源进行补充或替代。  去年9月,胡培团队以技术作价入股武汉启钠新材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启钠”),建立千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经过近一年的磨合,宁德时代、双登集团、力神电池等客户反馈,产品性能卓越。  生产线的快速投产,得益于团队在技术路线开发方面的领先,也与一项成果转化改革密不可分。  “我们在一年内完成了5轮风险投资,共融资1.37亿元,学校把成果完全交给我们支配,明显感觉到转化更加轻松、便捷。”胡培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个老课题,几年前,他有项技术刚刚突破不久,就有企业找他转化,但当时投资方一听到是学校的产权,涉及成果评估、市场询价等繁杂的手续,转化时间长,就不愿意来投。  2020年10月,湖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直面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转不快”等痛点、难点问题,实施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最大限度让利科技人员,固定收益分成——学校仅提取4%的收益或10%的对应股权,其他收益全部归成果完成人(团队)所有。为帮助科研团队打消顾虑,学校还建立了科研团队尽职免责制度。  2023年,“武汉启钠”获招商局创投、广发信德等央企以及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投资,完成5轮上亿元融资,荣获2023年度光谷瞪羚企业高价值十强企业,入选2024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相对锂离子电池仍存在不足。同样体积的钠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低,蓄电量远不如锂电池。基于这些客观因素,钠离子电池能在双轮电动车、老人代步车等小动力领域发挥作用,未来还可大规模应用于储能领域,助力能源安全保障。  胡培介绍,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武汉启钠”将开建万吨产线,打造集科研、检测、工业展示、科技孵化等各项配套功能协调统一的产业基地,进一步奠定国内最大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制造商地位。

作者: 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陈凌 详情
description
探访广西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能量转换效率可比锂电高2%

“钠离子电池储能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相比,有着原料来源广泛、制造成本低、安全性强等优势。”中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专家唐彬30日表示。  30日,中新网记者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参观时,唐彬作上述表示。  唐彬介绍,生产锂离子电池需用到锂矿,而钠离子电池只需碳酸钠和铁、铜、锰等常见的矿物作为原料,在制作成本方面,钠离子电池会比锂离子电池造价低20%~30%。同时钠离子电池因内阻高,安全性与锂离子电池相比也会更好,发热量也更低。  据了解,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是全国首座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示范工程。  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22.5MW/50MWh,由中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5MW/10MWh,于2024年5月建成投运;二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0MW/40MWh,计划于2025年5月建成投运。“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建成投运,起到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作用,通过削峰填谷、快速响应,促进新能源消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唐彬说。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团队自主开发了全球首款210安时长寿命、宽温区、高安全性的钠离子电池,研制了国内首套十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建设了全国首座电力储能用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形成了从材料-电池单体-储能系统-工程建设的成套解决方案,实现灵活、模块化组合扩展,能达到百兆瓦时级以上规模,为大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核心技术方案和装备基础。  唐彬介绍,多年来,项目围绕高性能电芯规模制备、系统集成和安全防控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钠离子电池制备及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成果在国际顶刊共发表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26件。成果形成了一套基于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标准体系,其中,国标1项、团标2项,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相同的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它的能量转换效率会比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要高2%,以存储100度电为例,钠电可以放出来92度,锂电只能放出来90度,一充一放这个过程,可以多放两度电出来,如果放电量数量加大,2%的转换效率优势就非常可观。”唐彬说。

作者: 陈沿佑 详情
description
华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进入中试阶段

“经过一年奋战,我们研发的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进入中试阶段,预计今年四季度可以进入产业化生产。”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郑奇峰近日受访时说。  2023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耐普电源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揭牌,郑奇峰担任研发中心副主任一职。由此,相关方在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旨在形成原创性、突破性的高水平研究和产业成果,共建优秀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研及产业化平台。  “我们围绕混合聚阴离子正极、复合生物质硬碳负极,开展了技术验证与优化工作。”耐普新能源董事长腾飞说,通过校企联合技术攻关模式,推动解决钠离子电池瓦时成本、极限快充与长时循环稳定性的关键问题,继而推出满足行业预期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钠离子电池。钠电池受到重视  近年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  储能分为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其中,后者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锂电和新型储能行业来到关键节点。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郑奇峰、马良、胡小刚等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钠、钾离子电池材料及界面调控的性能和机理研究,并积极把能源研究从实验室逐步推向产业。  他们认为,相比锂电池而言,钠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但其“长期成本竞争力显著”,并且国内钠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  “钠离子电池在未来规模化储能市场将占有重要地位。”腾飞也注意到,随着钠电池研究取得快速发展,国内外多家企业已进行相应布局。技术攻关出成果  据介绍,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科研团队开展了包括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电池制造等相关基础与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郑奇峰表示,研发中心将继续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提升及相关项目产业化,为中国新能源先进储能安全化、科技化、产业化提供动力。  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更多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腾飞介绍,此前研制生产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UPS电池、太阳能蓄电池、胶体蓄电池)、新能源锂电池等产品远销海外,得到不少东盟国家用户的认可。他们还在越南设立了生产基地。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列出“时间表”。  有评论认为,当前,储能电池行业面临着价格不断下探、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仍需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等各方联手布局,共同助推行业行稳致远,以期实现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 刘思皇 张素 详情
description
知道锂电池,那你听过钠电池吗?

锂电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等品类还能说道一二,但要提起他的“孪生兄弟”钠电池,相信大多数人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  那么在锂电池如日中天的当下,冷落了许久的“钠电池”为何又开始受到业界关注了呢?  正好借着近日100千瓦/200千瓦时水系钠离子储能系统在金华投运的机会,小e带大家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先搞明白什么是水系钠离子电池。  “水系”顾名思义就是用水作为电解质,由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完成充放电的一种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原理图  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出一辙,都属于“摇椅式”二次电池(即可反复充放电),但差别就在于介质不同和电解液不同,一个用锂离子,一个用钠离子,一个用有机溶剂,一个直接用水。  相较锂电池,水系钠离子电池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呢?  电池性能更加优秀  钠离子的溶剂化能比锂离子更低,即具有更好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同时钠离子的斯托克斯半径(离子在溶液中受到水分子阻碍的程度)小于锂离子,那么同等浓度钠盐的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离子导电率,这就意味着钠离子电池具有更强的功率输出和接收能力。  耐候性更具优势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40℃~80℃,目前商业化产品可以做到-20℃时容量保持率80%的水平,相较于锂电池60%~70%的容量保持率具有明显优势。  有了这个电池,即使在寒冷的北方以及高温环境都能运行良好,对于一些储能项目,也能降低空调系统的功率配额。  安全性更具竞争力  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锂电池单体差异性随着充放电可能会出现过充过放导致电芯内部温度发热失控,进而引发有机电解液燃爆风险。  但水系钠离子电池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于电池内阻相对较高,发生短路时的热量较小,温升相对较低,再加上钠电池的电解液为水,因此在安全性上,水系钠离子电池更胜一筹。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在项目中开展电芯穿刺等破坏性实验,验证了钠离子电池实际安全性更高。  制造成本优势明显  锂元素在地壳丰度仅为0.0065%,而钠元素的地壳丰度为2.64%,且资源分布广泛、提炼简单、价格低廉。  活性材料(正极、电解质)中的锂化合物被钠化合物替代,这就可以用铁、锰等廉价金属大量替代正极中较贵的钴、镍等金属。  由于金属钠不与金属铝形成低共熔合金,正负极集流体均可采用廉价的铝箔,替代锂电池中较贵的铜制负极集流体。  水系钠电池和同等容量的锂电池相比,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既然相比锂电池,钠电池有那么多优势,为何会姗姗来迟呢?  这就得说到钠电池的缺点了。  能量密度较低: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如果要制造相同容量的电池,钠电池的体积较锂电池,体积更大重量较重,这就导致它不适用于小型电子产品。  技术不成熟:相比锂电池,钠电池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研发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首先电池本身的电极材料是当前水系钠离子推广发展的主要障碍。原因就在于水系电解质存在水解导致析氢和析氧副反应,因此正极材料要考虑抑制水分解的材料,而在负极材料选择同样要考虑负极枝晶效应,枝晶堆集容易刺穿隔膜从而引起电池短路,降低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而在储能应用中,发挥储能系统的最大能力并能维持尽量长的生命周期的技术难点,就在于每一个水系钠离子电池单体在生命周期内能否保持如一的性能。同时如何构建适应水性钠离子电池特性的系统堆叠方式和工作策略也是一大难点。  当然,如果是建设大型储能站,钠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缺点就显得不那么扎眼了,毕竟不像是手机、相机等小型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需要兼顾体积和续航,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很高的要求,大型储能站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上的权重更重。  为了让水系钠离子电池和电网顺利“牵手”,国家电网的研究人员着实费了一番周折:  1.移花接玉:优化设计单体电池  研究人员在长达数月的实验对比中,最终敲定钠盐水溶液的配比参数,锰基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钠基化合物为负极的包覆材料,通过借鉴锂电池的测试标准,对其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最终发现研制的水系钠离子电池单体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基本达到了电网储能要求。  2.摸石头过河:独创储能集成系统  电池单体试验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能量管理策略的优化,是电池储能系统的重中之重。  研究人员介绍,“目前200千瓦时级别项目中,没有参照的实验数据,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系统集成技术的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水系钠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和锂电池基本吻合,依照这一特性,研究人员直接将锂电池储能系统“拿来”,并将之与水系钠离子电池做了必要的优化和适配,一个全新的储能管理系统就此出炉!  同时,100千瓦/200千瓦时水系钠离子储能系统项目还摈弃传统直流侧电池簇并联方式,而采用更加高效的电池簇交流耦合方式。交流耦合储能系统通过逆变器将电池存储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而可以直接与交流电网连接。同时,交流耦合方式可以根据每个电池簇的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温度状态调整充放电倍率,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系统能力转换率。  这就意味着系统也可以根据电价、电池状态、预测的负载和发电量等因素动态调整电池的充放电行为,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以金华储能项目为例,电池单体达到了4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循环放电次数来到了5000次,且容量衰减可逆,可以保证10年间都维持在较高的充放电水平。  作为百千瓦时级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首次实地应用,金华储能项目为未来水系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应用前景广泛:  实现用户侧负荷优化管理。通过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配网自动化系统,实施光储充+负荷侧管理场景应用示范,可以形成各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满足临时性储能备电的需求。如在分布式数据中心、大型活动保供电现场,水系钠离子电池不但高效稳定,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扩大离网微电网适用场景。由于系统耐候性强,可基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智慧路灯系统交流耦合,这就意味着在高寒地区、高温环境下的离网微电网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  突出的应用性能、低廉的设备成本、稳定的安全性能,水系钠离子电池未来可期!

作者: 中国·蓄电池网 详情
description
10亿元!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落户江苏

3月29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山阳镇与明阳集团、赢古科技在县政府举行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形成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的设计产能。  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开票销售10亿元,入库税收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

作者: 中国·蓄电池网 详情
description
钠离子电池,分庭抗“锂”靠什么?

近来,随着钠离子电池“上车”的消息频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落地更加明朗。  2023年12月27日,全球首款搭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江淮钇正式下线,新车已于2024年1月5日开启批量交付。该车型定位于A00级微型电动车,目前售价5.99万起。据悉,江淮钇搭载的是中科海钠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的独创的钠离子圆柱电芯,该电池具有蜂窝电池结构,具备“永不自燃”的安全特性。  2023年12月28日,江铃集团与孚能科技合作推出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A00级车型江铃易至EV3(青春版)也正式下线。  在江淮和江铃之外,奇瑞、比亚迪等电动四轮车企和淮海等电动三轮车企都有清晰的钠离子电池上车计划,或者已经向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申报了相关车型;雅迪、台铃、新日等电动两轮车企则推出了搭载钠离子电池的车型。这些企业成为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助推者。  对此,第三方电池行业研究智库、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表示,钠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后,势必会侵分部分铅酸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  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2021年,钠离子电池因锂价疯涨而迅速崛起,但随着锂价归位,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将不再突出。钠资源何以成为风口?  钠离子电池最早引起关注始于2021年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突然入场。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对外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宣称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瓦时/千克,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这种电池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2021年9月16日,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孟祥峰曾透露,2022年宁德时代将有一条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投产运行。由此,宁德时代彻底引爆了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创新热潮。此前,中国做钠离子电池创业的公司屈指可数,随着宁德时代的抛砖引玉,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其实,钠离子电池在风口“起飞”,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其一是钠资源量大且易得。从储量来看,钠资源在全球的陆地或海洋中均有广泛分布。资料显示,钠资源在地壳中的储量高达2.75%的丰度,是锂资源的420倍。我国的矿石、盐湖、海水中均有钠资源的分布,相较仅存在于盐湖卤水或矿石中的锂资源更易得。其二是锂资源价格“过山车”式的涨跌幅度让业内叫苦不迭。以电池级碳酸锂产品为例,从2020年年底到2022年11月,该品类的价格经历了从最初的几万元/吨上涨到最高接近60万元/吨。而在2023年,碳酸锂的价格全年跌幅超过80%,这让电池企业的成本压力陡增。  基于这两点,钠离子电池产业迅速升温。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国内的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已达100多家,以至于有业内人士称:“2021年下半年之后,几乎每周都有一家钠离子电池公司诞生。”  据高工锂电统计,2023年至2025年,钠离子电池企业有效产能将分别达到19吉瓦时、25吉瓦时和60吉瓦时。  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从中试到量产上车,与钠离子电池的独特产品性能分不开。相较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备五大优势。第一,钠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能够弥补目前锂离子电池低温特性差导致冬天续航里程衰减的缺点。第二,虽然钠离子电池目前能量密度略低,是磷酸铁锂电池的80%左右,但其能量密度提升速度较快,未来2年可提升至160~180瓦时/千克,接近磷酸铁锂电池,未来5年更是有望达到200瓦时/千克,成本优势将进一步突出。第三,相较锂离子,钠离子的电导率更高,快充性能更强,可以大幅提高充电速度。第四,钠离子电池可以完全放电至0伏,可以0伏存储和运输,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第五,钠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电压曲线更具可测性,能够更加精确地估算整车剩余里程。  从目前上车的电动汽车车型来看,不管是已经量产的车型,还是在规划中即将量产的车型,基本以微型车为主。  依据汽车的轴距、排量、重量等参数可以将汽车划分为A、B、C、D、E、F级车,字母顺序越靠后,该级别车的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其中A级车又可以分为A00级、A0级和A级三类,前两类车都属于紧凑型的近距离代步车,对车的续航里程没有太高要求,所以很适合采用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钠离子电池。例如,近期江淮下线的钠离子电池花仙子车型续航里程为252千米,江铃下线的江铃易至EV3(青春版)车型续航里程为251千米;再如搭载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的奇瑞QQ“冰淇淋”车型,其续航里程预计为120千米或170千米。  此外,钠离子电池的高安全性和低温性能,在丰富多样的储能市场有望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与磷酸铁锂齐头并进的主流技术路线,但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限制了其在储能行业的推广。分庭抗“锂”靠什么?  尽管钠离子电池上车已崭露头角,但这并不意味着钠离子电池短期内可以跟磷酸铁锂“硬钢”。  从发展阶段来看,钠离子电池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公开表示,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有望比磷酸铁锂电池低20%以上,但这需要完善产业链、提高技术成熟度以及实现规模效应。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认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技术参数指标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必须达到要求,并且可控制致命缺陷;其次,需要从中试线转向量产线,并进行规模化建设,同时展示下游示范应用;最后,通过培养产业链上下游来降低物料成本,并利用规模效应和设备自动化来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吴辉的调研,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主要为中试线,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量产,0.7元/瓦时的成本依然较高,相较磷酸铁锂电池仍不具备优势。  此外,因价格而略胜一筹的钠离子电池也在2023年迎来锂价暴跌这记“重拳”。  2021年,钠离子电池的骤然火爆源于锂资源的紧缺且价格暴涨,当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几万元/吨上涨到了最高接近60万/吨;如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相对稳定,维持在10万元/吨左右。  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工业级碳酸锂国内混合均价为9.4万元/吨,与2023年1月1日均价50.4万元/吨相比下降了81.35%;而2023年12月31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混合均价为10.3万元/吨,与2023年1月1日的52.5万元/吨均价相比下降了80.38%。  上海钢联分析师郑晓强认为, 2024年碳酸锂市场会围绕下游企业消化库存,预计碳酸锂价格会在8万元/吨~12万元/吨进行宽幅震荡。这意味着钠离子电池降本的速度远赶不上锂离子电池降本的速度,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就会降低甚至消失。  在2023年4月召开的高工钠电峰会上,浙江青钠董事长王子煊算了这样一笔账:碳酸锂价格为2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领先约24%;碳酸锂价格为10万元/吨时,钠离子电池的边际成本领先约12%;若碳酸锂价格回归到5万元/吨,钠离子电池边际成本仅领先约5%。  与此同时,产业界对钠离子电池的高预期并没有实现。2022年,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公开表示,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千米以下的车型需求,通过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有望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扩展到500千米续航车型,这一续航车型会面向65%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宁德时代正在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  但这显然是一个过于乐观的预期。无论是宁德时代未来适配的奇瑞车型,还是头部创业公司中科海钠等已经适配的车型,车的续航里程都没超过260千米。这也说明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并未如预期那样迅速。  2023年,宁德时代并没有实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但钠离子电池长寿命、宽温区、高倍率、高安全、低成本、可与锂离子电池共线等优点仍被业界看好。在2023高工钠电产业峰会上,易事特董事长何佳认为,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会长期共存,只是在不同阶段和应用中分工会有所不同。在某些领域中,锂电池是必须使用的,而在其他领域则可以采用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多项优势,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铅酸电池的替代品,以及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

作者: 袁素 详情
description
这个“超级充电宝”,学名叫做锌铁液流电池

这几天上海已经开启高温模式,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而上海的电力供需,去年就呈现出紧平衡的态势。这个局面今年还会维持么?该如何破题?  就在前不久,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了一家刚成立6年的新能源企业。调研时他指出,希望企业助力上海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那么这家企业究竟是做什么的?这可以从一个“充电宝”说起。  位于杨浦滨江的一家零碳咖啡店,从做咖啡到日常照明,部分用电其实是来自于附近的一个“超级充电宝”。这个“超级充电宝”,学名叫做锌铁液流电池,它可以把不远处灰仓上光伏板收集起来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或有电力需求的时候,传输到咖啡馆,同时还能为杨浦滨江部分照明设施提供绿电。  俯瞰这家咖啡馆,其造型犹如一只可爱的“小笼包”,屋顶的18个褶子仿佛诉说着上海的传统与韵味。  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静谧的森林之中,每一步都踏在清新的绿意上。  阳光透过玻璃洒满整个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下,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而咖啡馆的“包子褶”设计更是巧妙,采用拱门造型,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抹柔性的线条美。在这里,喝上一杯咖啡,翻上几页书本,听上一首老歌,仿佛能找回那份久违的踏实与宁静。  电从哪儿来?  那么,零碳空间咖啡馆的用电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在遗迹公园内,三个临江而立的巨型罐体隐藏着零碳运营的“发电”秘密。  这些原本是储存煤灰的灰仓,如今被巧妙地改造成艺术空间。而在其顶部,平铺的光伏板如同绿色的能量收集器,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咖啡馆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电到哪儿去?  电力的储存和释放,则依赖咖啡馆后侧那个神秘的“大箱子”——储能电池。  它像一个“超级充电宝”,将光伏板收集的电力储存起来,再平稳地输送到咖啡馆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咖啡机的运转还是店内照明设备的开启,都能实现零碳排放。同时,这套锌铁液流电池还为滨江周边的岸电充电桩、景观照明设施等提供绿色电力。至此,光储充一体化完成了闭环,为这家咖啡馆和周边设施赋予了独特的绿色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咖啡馆所使用的储能产品正是来自纬景储能。我们的锌铁液流储能电池具有极高的安全性、绿色无污染、灵活易部署等特点,非常适合部署在城市空间。正是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这家咖啡馆才得以实现零碳运行,为城市更新提供高质量的绿电。  稳定供应、灵活调节,无论是一个“充电宝”还是整个新型电力系统,都为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无限可能。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要使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就要改变风、光本身具有的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全新的新型电力系统,围绕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为系统的解决方案,势在必行。  一尺之间(零碳主题店)  地址:上海市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腾跃路2号  延伸阅读:不燃不爆、零污染,锌铁液流储能项目“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被国家能源局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昔日火电厂的煤灰仓,而今成为绿色零碳的储能示范标杆。这样巨大的跨越,发生在杨浦滨江。近日,纬景储能的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被国家能源局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这也是上海市唯一一个被列入的新型储能项目。  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集光伏科技、智慧能源管控、新型储能、碳足迹分析和低碳概念咖啡馆于一体,展现了一个全场景的都市零碳社区。它巧妙地利用了杨树浦电厂的煤灰仓,光伏板顶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锌铁液流电池将电能并入系统存储,确保电能的高效储存和释放,为周边的咖啡馆、充电桩、景观照明等设施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实现“多能互补”。  纬景储能相关负责人介绍,锌铁液流电池技术以其不燃不爆、零污染的特性,满足了项目对储能产品的高安全和环保要求。纬景储能专注于液流电池研发及规模化智能制造,自主研发了目前行业内自动化率最高的液流电池智能产线,产品应用于电源侧储能、电网侧调峰、工业及社区用户侧储能等多种能源、电力服务场景。  纬景储能是杨浦重点发展的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企业,循环经济代表企业万物新生、积极发展氢能业务的复洁环保和汉兴能源,专业检测代表企业华严检测以及一批智能电网相关企业等企业也都落户于杨浦。  记者从杨浦区发改委获悉,杨浦区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技术、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的良好生态。复旦、同济、上海理工、上海电力四大院校和弗碳能源、技交所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支撑了创新策源;遨问创投等一批投资机构专注于能源转型和脱碳两大板块;近期还建设了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产业联盟、ESG高峰论坛、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等高水平产业平台。  目前,杨浦区在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未来还将在杨浦滨江承接绿色低碳产业集聚。此外,遨问常绿低碳国际创新基地项目正深入论证。该项目设想采用“基金+基地”模式,计划引进国际专业创投机构,打造高质量孵化器,吸引500强企业投资部及绿色低碳投资方和被投高增长企业入驻。  对绿色低碳这类新兴产业来说,应用场景能有效牵引产业发展。除了滨江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外,杨浦还支持重点企业探索适应杨浦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新模式。比如火山引擎与美的楼宇科技联合共创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对上海抖音集团新江湾城办公园区进行智慧化改造,实现节能减排,打造了绿色智慧园区的标杆。  杨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出台集成式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赛道发展。前期发布的《杨浦区光伏发展扶持办法》已牵引驭龙科技和远景能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落地湾谷科技园。后续,杨浦区将进一步集成关于细分赛道、平台建设、项目支持、绿电绿证、绿色金融、特色活动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形成杨浦区绿色低碳领域“一站式”政策指南。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鞍钢资本董监事一行调研上海电气储能,共谋钒资源产业化合作

2024年6月4日上午,鞍钢资本董事会和监事会一行前往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电气储能”)进行调研,并实地参观上海电气储能研发实验室。此次调研旨在加强双方在钒资源领域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钒资源与新型储能市场的充分互动。上海电气储能总经理、总工程师杨霖霖同志陪同调研,双方相关人员与会交流。  杨霖霖同志对鞍钢资本董监事一行表示欢迎,并向鞍钢资本董监事一行详细介绍了上海电气储能公司整体发展概况以及液流电池产业布局;公司在液流电池技术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远景规划。  鞍钢资本董监事一行对上海电气储能在钒电池领域取得的产业化成果和技术创新高度表示肯定;并指出鞍钢资本作为上海电气储能的资源型股东方,会大力支持上海电气储能产业化进程,助力上海电气储能建构新型储能市场高地。  会议交流中,双方就未来钒资源的合作模式进行深入交流。鞍钢资本与上海电气储能均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进一步深化双方在钒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液流电池产业发展,为新型储能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 中国·蓄电池 详情
description
50kW/200kWh!新兴铸管全钒液流电池应急电源保障系统亮相央视

5月10日,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开展“应急使命·2024”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本次演习模拟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浙江,贯穿浙江全境。期间,央视新闻全程直播现场实况,新兴铸管全钒液流电池应急电源保障系统亮相演习现场!  全钒液流电池应急电源保障系统是新兴铸管沧州电池项目组负责研发的一款以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技术为核心的应急装备,具备安全稳定、噪音小、环保无污染、可以实现零伏启动、即插即用、能够循环充放电两万次等优势,适用于部队野外拉练电源保障、重要活动现场电源保障、室外应急备用电源等场景。  接到演习任务通知后,新兴铸管第一时间成立4人电池保障小组,并将装备于4月26日下午顺利运输至演习现场,按照指定位置在演习营区就位,同时安排一名讲解员接受营区统一培训,负责装备展示区对电池设备的讲解工作。期间,全钒液流电池应急电源保障系统不仅在现场与侦测无人机进行技术对接,为其提供电源,完成飞行测试,还在为夜间国家救援队伍入营欢迎仪式、夜间集结活动等提供照明保障,得到了现场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同时作为备用电源,指挥中心的会议大屏、通信、音响、照明接入应急电源保障系统后,经试验可在电网断电情况下,为指挥中心不间断提供电源,保障各类会议持续进行,为演习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此次演习,全方位展示了全钒液流电池在应急电源保障领域的装备先进性,彰显了新兴铸管在应急电源领域装备研制及保障实力,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9日晚上,新兴际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世瑞,新兴铸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涛来到演习营区,现场听取了工作人员对全钒液流电池应急电源保障系统的特点及优势的讲解,观看了为其提供电源保障的集团智研院所负责的侦测无人机装备。贾世瑞对其“高效率、高功率、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产品特性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新兴铸管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在应急保障等领域实现更多、更大的突破应用。

作者: 中国·蓄电池网 详情
description
较钒电解液成本降低90%!液流电池市场又现新宠?

“新型硫铁电解液,相较于全钒电解液成本可降低90%,这将使得配置该电解液的液流电池装机成本降至1-1.5元/Wh的水平。”深圳市中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谢伟此前如是说道。  这与深圳市易池新能科技有限公司(Luquos Energ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卢怡君不谋而合:“这种创新技术有望将储能成本减少到锂电池的一半,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的硫元素价格极为低廉。”1.首创中性硫铁液流电池体系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尝试过硫基液流电池的研发,硫铁液流电池于2015年左右在美国首次被公开报道。  国内也有研究团队在关注这一技术路线,其中包括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贾传坤团队。  据贾传坤回忆,2017年至2019年间,五氧化二钒价格飞涨,从最初的几万元每吨涨到了几十万元每吨,对于当时钒电池的发展来说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因此,回国之后的贾传坤多次说过:“没有钒矿坚决不做钒电池体系。”  基于此,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原材料储量丰富且便宜的液流电池体系,包括锰、钛、铁、铬以及硫铁、锌铁等,技术路线众多。  在贾传坤看来,首先铁元素的储量是毋庸置疑的,另外硫元素的储量也非常丰富,且硫具有多种不同的价态,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最近,贾传坤教授、丁美教授基于团队首创中性硫铁液流电池体系,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王庆教授,利用氧化还原靶向反应的机理,构建了新一代高能量密度中性硫铁固液相液流电池系统。  该研究团队基于异离子效应原理,将亚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钠混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成功地将铁氰化物/亚铁氰化物的溶解度大幅提升至1.62摩尔/升。在正极储液罐中引入普鲁士蓝作为固体储能材料,利用氧化还原靶向反应,进一步将正极活性物质的理论浓度增加到10摩尔/升,该侧在中性硫铁液流电池体系中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 WhL-1。  电池测试结果表明,正极电解液实际能量密度为92.8WhL-1,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达到284.7mWcm-2。同时该体系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在50摄氏度下电池仍能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固体储能材料的利用率随着温度升高逐步增加。中性硫铁液流电池小电堆的库伦效率接近100%。  研究发现,基于氧化还原靶向反应的中性硫铁液流电池表现出超长的循环寿命,7000次(4500h)循环后,由于固体储能物质持续释放容量,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达到181.8%。贾传坤团队和相关企业研制的20千瓦中性硫铁液流电池单堆产品  该成果于2021年10月首次申请发明专利,2022年2月获得专利授权(高体积容量液流电池系统,ZL202111260042.5),并已与湖南创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专利成果转化。目前5kW、10 kW和20 kW中性硫铁液流电池堆产品完成测试,正在建设100MW生产线,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2.解决成本与安全性两大痛点  成立于2020年底的深圳市易池新能科技有限公司(Luquos Energy)在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教授卢怡君的带领下,专注于开发、生产硫铁液流电池。  卢怡君称:“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同时解决成本与安全性这两大痛点,我们选择了本身具有安全性的水作为电解液,并采用地壳中丰富的硫元素作为储能介质,聚焦水系硫基液流电池技术。”  但硫元素在电池中非常容易迁移,而普通的商用膜很难阻挡这一过程。  2021年,卢怡君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电荷增强离子选择性膜,通过减少多硫化物的穿梭率显著延长循环寿命,但在其商业化的过程中仍存在循环寿命短和低能量效率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分子催化剂核黄素磷酸钠(FMN-Na),以高能效促进多硫化物的转化。  在实验中,发现含有该团队催化剂的液流电池表现良好,在40mAcm-2下运行2000次循环后,每个循环的衰减率为0.00004%。为了证明催化剂的可扩展性,卢怡君和团队成员创建了一个100平方厘米的电池堆,工作电流密度高达100毫安每平方厘米,显示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100平方厘米的硫铁液流电池堆  正如研究人员的初步发现,他们提高多硫化物液流电池性能的方法也可以扩大规模,以创建更大的液流电池系统。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测试含有FMN-Na催化剂的各种电池的性能来帮助进一步评估和验证这种方法的潜力。  卢怡君称:“实验室里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并不容易,除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做研究、实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也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2021年,卢怡君团队以“安全及低成本的液流电池”项目参加由香港中化煤气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TERA-Award智慧能源创新大赛,并获得铜奖,其研发的“安全及低成本的液流电池”项目凭借安全性好、成本低、寿命长、换电方便等优势脱颖而出,同时也得到了香港中华煤气进一步的战略投资。3.全寿命度电成本降至锂电池的一半左右  由于钒电解液占液流电池成本最多,因此很多新型技术路线都迫切希望寻找一种可以替代钒的原材料,借此降低成本。  中和储能选择的技术路线便是硫铁,其优势在于铁本身比较廉价,硫属于化工石化冶炼的副产物,成本比铁更便宜,因此,硫铁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  谢伟指出,电解液体系未来的目标是要把初始装机成本做到接近锂电池。硫、铁是非常成熟的工业化产品,其作为电解液的成本只有钒的1/10。全寿命度电成本对比  谢伟称:“因为硫铁的边际成本低,但是电堆成本高,所以在4小时内优势不会太明显。但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它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因为它的边际成本能够快速地把系统成本带下来。硫铁体系将来是面向更长时的储能,从经济性能上来看基本要去覆盖6-10h区间的应用场景。”  硫铁液流电池其一侧使用多硫化物为电解液,但多硫化物的反应活性不理想,中和储能针对有效提升多硫化物氧化还原电化学活性开展研究,目前在1000次循环的过程当中,1000瓦的电堆运行很平稳,能量效率达到70%以上。  2024年3月18日,中和储能“100MW液流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签约落户长沙望城区,将推动硫铁液流电池产品快速上市。该条生产线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作者: 中国·蓄电池网 详情
description
50MW/200MWh!张掖市山丹县东乐北滩一期全钒液流储能项目紧张施工中

3月27日,位于张掖市山丹县东乐北滩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的山丹县中帛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0MW/10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现场人声鼎沸,200多名施工人员锚定目标任务,抢抓有利天气,奋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据了解,山丹县中帛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0MW/1000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一期50MW/200MWh储能项目总投资约6.3亿元,储能系统选用全钒液流电池,由16套3MW/12MWh储能子系统和1套2MW/8MWh储能子系统组成。项目建成后,可将东乐北滩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项目配套储能装置集中建设,统一管理,通过电网统一调度、动态聚合、灵活调控,有利于调节电网峰谷平衡,有效提升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与水平,为储能技术深度参与电网调节探索新的途径。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围绕产业链、配套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通过抓项目、扩投资、强创新、优布局等系列举措,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规模。目前,该县已在建新能源装装机54.8万千瓦,并网发电 6.6亿度,在建新能源装机容量4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拉动山丹县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作者: 赵琳 王旭辉 详情
description
中石化大连院曹中琦:铁基液流电池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

3月10-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并联合5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IES”)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CIES大会以“共建储能生态链,共创储能新发展”为主题,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市场、成本疏导、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2011余家产业链供应链企业, 53417位线上注册嘉宾将参加本届CIES大会,储能网视频号线上直播11万人参与观看与交流。其中30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了储能产品,涵盖系统集成、电芯、PCS、BMS、集装箱、消防、检测认证、飞轮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热、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  3月11日下午,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曹中琦受邀在长时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分享主题报告,报告题目为《铁基液流电池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曹中琦: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是来自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曹中琦,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向大家分享大连院在铁基液流电池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双碳目标的提出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推动了我们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许多专家都提到了风能,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面临着各自的局限性,包括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非稳态特性,使得并网比较困难,而且弃风弃光率比较高。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我们国家从各个方面发布了储能相关的政策,推动了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现在储能进入了万亿级的赛道,新型的储能技术备受研究者的关注。预计在2030年,我们国家和全球的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以及8000亿元。  下面我们对于各种储能技术做了统计和对比。由于在前面很多专家还有很多老师都有一些介绍,在这里我不多说了。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增加,2022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40.2GW,其中抽水蓄能仍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其占比首次低于80%;电化学储能异军突起,新增装机容量约20.8GW,占到51.7%,呈现着指数性增长的趋势。  我国也是呈现同样的态势。电化学储能发展非常迅速。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我们国家的液流电池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装机规模都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位置。未来,电化学储能的市场会成为市场的主流,长时储能、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升级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态势。  我们中石化也在积极布局储能领域。中石化发布了2030年碳达峰的行动方案,也提出储能技术要为绿电的制备,消纳,绿氢炼化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是我们中石化自从双碳目标提出之后面临着自己的转型发展。提出了一基两翼三新的发展战略,为我们中石化发展储能技术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大规模储能技术在安全性、环境友好性、以及经济性方面提出了高的要求。我们大连院开展了液流电池领域的研究,主要考虑液流电池具有安全的特性,容量和功率可以独立的设计,对环境是比较友好的,是电化学长时储能首选的技术路线。 并从成本和资源的角度考虑,重点开展铁基液流电池的研究,主要包括铁铬液流电池和全铁液流电池两种技术。  我们首先从电极,电解液,隔膜主要的部件对液流电池技术作为比较详细的分析。从电极方面主要影响电压效率,电密,寿命,也是决定负反应的程度。电解液主要影响的是能量密度,还有容量的稳定性。对于隔膜来说是主要成本的所在,也会影响效率。  基于上述的分析,大连院主要从关键材料出发,进行单电池的研究和测试,为电堆的设计奠定基础,最后进行系统集成方面的研究工作。  对于铁铬液流电池方面,我们针对的是铁铬液流电池电化学反应活性比较差,动力学差的问题开展研究,而且也是为了解决负极析氢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电极的改性,可以使能量效率提高到84.5%,和处理前相比提高了9.7%,经过1000圈的测试,效率稳定性良好。进行了改性电极的放大研究,为后面电堆的开发奠定基础。  在铁铬液流电池稳定性方面,主要考虑容量衰减的问题。无论是全钒液流电池还是铁铬液流电池,都面临着容量衰减的问题。我们主要从电解液的角度开展研究,对容量衰减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组成进行优化,包括铁、铬、盐酸浓度和用量的优化;并开展了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通过添加剂进一步的使容量衰减率进一步的降低。目前可将铁铬液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单圈容量衰减降低到千分之六左右。  之后开展了关于容量恢复方面的工作。其方法主要包括添加剂,和容量恢复装置的使用,都可以使容量恢复到原来初始的状态,为系统的开发奠定基础。此外,也开展了容量衰减SOC监测等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  隔膜和双极板也是液流电池的重要部件,在该方面主要开展了优选的工作,希望能够有机会和各个相关的材料方面的企业多多交流。  对于全铁液流电池的思路是进一步降低液流电池的成本。本研究考虑的是全溶性全铁液流电池,我们重点在于电解液的开发。主要开展了全铁液流电池配体的研究,通过配体的设计开发性能优良的电解液,从电解液的黏度、形成沉淀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电解液组成的优化。构筑了全溶性全铁液流电池,进行了500圈充放电的测试,表明了全铁液流电池稳定性比较良好,能量效率比较高,达到80%以上。  在千瓦级的系统中对全铁液流电池进行评价,在这里展示了其中一部分的测试结果,其能量效率可达到80.8%,在已报道的全铁液流电池情况看是比较高的水平,具有比较良好的应用前景。  进一步开展了电堆的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流场结构的设计,基于之前在关键材料方面的开发和优选,进行电堆的设计、均匀性的评价,通过模型和试验反馈流场结构的设计,最后开发高功率密度的电堆。  这是我们现在主要开展的示范项目,是30kW/120kWh铁基液流电池的光储示范,在中石化内部开展的示范工作。现在已经完成了储能方面的建造,完成了密封性和充放电性能的测试。预计今年6月份完成示范。  对中石化大连院在液流电池方面的工作进行小结,这是大连院主要的研究工作即主要产品。包括高活性改性电极,高性能电解液(包括铁铬液流电池电解液和全铁液流电池电解液),电堆,以及液流电池BMS的内容。最后开发了30kW/120kWh铁基液流电池的储能系统。  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多多交流,谢谢!

作者: 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详情

视频系统 更多

  • description 819电池节丨为行业加油,为梦想添能

供应信息 更多

  • description 电动堆高车电池4VBS280 24V 电动搬运车电池
  • description 电动叉车电瓶4PZS620 80V叉车蓄电池
  • description 叉车蓄电池8PZS480 48V电动叉车电瓶
  • description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堆高车电池搬运车电池8PZB480叉车电瓶

求购信息 更多

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