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电气时代的“白色石油”
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锂”一直有“白色石油”的美誉,是发展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元素,重要地位堪称电气时代的石油。业内有分析认为,正如石油开启了化石能源时代,锂电池或许将引领新的能源革命。
那么,锂电池真能取代石油吗?
战略价值堪比石油
锂电池之所以被拿来与石油作比较,归根结底在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对比。
当前,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部分传统车企相继停产燃油车。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即使是在国内车市整体下滑的3月-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分别实现114.1%、44.6%和105.2%的大幅增长。
“环保等因素已经使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主要国家和地区在诸多战略新兴领域的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看来,未来锂电池能够在部分领域取代石油当前的地位。“虽然在化工、制药以及各种轻重工业中,石油的大宗原料地位仍然无可替代,但在交通领域,锂电池作为储能手段,可以将其他绿色电能带入其中。”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车企及制造商对锂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一场没有硝烟的“白色石油争夺战”悄然展开,锂资源供应短缺也引发了销售价格不断飙升。自今年初至6月底,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从最初的27.8万元/吨涨至46.9万元/吨。
有业内人士直言,谁掌握锂资源,谁就掌握了这轮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脉,未来全球对于锂电池资源的“争夺战”会愈发激烈。
中国主导全球供应链
目前看来,中国无疑是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最大赢家。研究机构彭博社NEF数据显示,中国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份额目前可能高达80%。全球10大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中有6家位于中国,全球每10块电动车电池中有3块由宁德时代生产,这样的优势已延伸至整个供应链。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表示,由于本地化生产需求,公司正和所有主流海外车企商谈如何落地服务。“海外客户希望公司从下一个定点周期开始,即2026年之后,甚至到2035年,加大供应比例,成为其最主要的供应商。”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通过完备的电池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使石油进口量逐年降低,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能源安全而言意义重大,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战略目标。”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指出。
凭借锂电池,中国企业正迅速占领欧美市场,并主导全球锂电池供应链。不少国家也纷纷尝试在锂离子电池供应链中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到 2025 年美国将有 13 家新的电池超级工厂上线。另有预测表明,到2035年欧洲或将新增35家超级工厂,用于加工锂资源或生产锂离子电池。
“不过,我国锂电池资源利用方式还需进一步提效。”曹广平提醒,锂电池资源能否“循环或低成本利用”关系到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生死,新的高综合效能电池材料体系的技术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锂资源危机”可能性不大
那么,随着锂电池需求的激增,若锂电池供应无法自给自足,未来是否会出现“锂电池危机”呢?
“锂资源形成危机的程度和影响深度不会超过石油。”曹广平表示,“锂电池材料回收与循环利用在技术上已无障碍。另外,锂资源的分布与石油有所不同,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里含量非常丰富,未来低成本海水提锂技术仍可能有更大发展。”
“锂电池未来会不断迎来技术变革。比如钠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成熟后,可能会逐步减少电池对锂元素的需求和用量,甚至取代锂离子电池的位置。而石油作为化石能源是无法变革的。因此,出现‘锂电池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张翔表示。
不过,传统汽油发动机尽管已正被逐步淘汰,但今年的俄乌冲突还是把世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充分暴露。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碳中和背景下,锂电池有可能代替近百年来石油在能源领域中的地位,但目前全球仍然依赖石油,未来电池技术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
“为了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低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更不能仅仅为了利益而大干快上,应该在应用和技术方面协同深入发展。”曹广平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