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炫蓉:打造零下45度也能用的宽温电池
如今的生活中,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池随处可见、广泛应用。然而在高海拔、高纬度等复杂环境下,受温度限制,普遍电池无法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可适于复杂温度环境的宽温电池被研发和生产出来。在成都,就有一只创业团队,致力于打造满足“国军标”质量要求的宽温电池,并成功将电池的低温适用范围拓展到了零下45度。
专业人士抱团 数年成功打造有技术优势的电池产品
电池会受到温度限制而无法使用,在边疆地区尤为明显。为了解决这个痛点问题,包括朱炫蓉在内的几人,于2018年4月成立了四川昆仑云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军民两用的宽温电池。
在创始团队中,朱炫蓉负责市场开拓和投融资管理。据她介绍,公司的核心创始人是技术出身的“爷爷”余昆。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位爷爷便获得了机械工程方面的技术专利。在退休后,他偶然结识了材料领域的大学教授崔龙竹,一并了解到了宽温电池技术。
怀着对新技术发展、国防建设的兴趣和热情,余昆出资成立了公司,组建了创始团队,专攻能应用于军用宽温电池的研发。经过多年探索,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可以在零下45度到零上75度持续供电的电池产品,并积极立项申请专利。同时不断迭代和更新产品,希望能够早日实现高质量的交付。
以“国军标”产出为目标 积极与部队合作进行测试
“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了研发方向,一定要打造出符合‘国军标’的电池产品,能够被我国军队的特种设备采用,帮助队伍提高整体作战力。”朱炫蓉说,公司在创立之初,就确定了要以“国军标”作为产品产出标准,以实现高质量产品的打造。一旦啃下代表着高标准、严要求的部队客户,未来要应用到更广阔的民用领域也方便得多。
为此,在产品研发测试的过程中,公司没少和部队合作,在部队中进行小范围的测试。例如,公司曾给驻守南海的边防战士们送去一些独轮电动平衡车,一方面便利了战士们的日常巡逻,也对电池在海风腐蚀环境下的使用进行了检测。提及这个场景,朱炫蓉就回想起战士们骑着平衡车时兴奋的面庞。
此外,产品广泛在极寒地区、高温沙漠等特殊环境下,在水中、冰中、雪中、高温砂砾中进行测试。在极端的测试压力下,公司不断打磨产品,将宽温电池的适用范围从常见的零下30度拓展到零下45度。
朱炫蓉说,诚然,要真正被部队所接纳,公司还要完成一些技术突破,并获批专利。眼下,重要的是耐心把产品打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