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业务范围:蓄电池检测、标准制定、《蓄电池》杂志、信息化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联系电话:

新闻中心

description
技术新突破?高使用寿命电池有望诞生

2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团队联合科技公司EC Power宣布在动力电池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明了高比能的新型电池—SEB电池,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Science Advances》。王朝阳团队提出“钝化电池”、“加热使用”理念,即通过超稳定材料来制作电池再结合加热使用。实验表明,该电池在针刺、高电压冲击、高温储存等极端破坏性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SEB电池在使用前瞬间加热到60℃,让电池阻抗大大降低,保障高功率输出。当60℃工作时达到输出功率比常规电池大81%,循环次数4千多次,按每个循环的里程为400公里计算,这相当于160万公里。相比特斯拉电池只能在常温下达到160万公里寿命的水平,SEB电池在超百万公里长寿命上比特斯拉的更向前迈了一步。高活性电极、电解液材料提供了高功率但安全性差,而且电池会加速衰减。而低活性电极、电解液材料增加了安全性,但降低了功率和性能。这也是常规锂离子电池无法同时实现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的根本原因。SEB电池的高稳定性实现了在60℃高温工作还有4千多次循环寿命,有望打破目前锂电池的寿命纪录,为出租车、物流车、皮卡、大巴等需要长时间作业的车辆提供了长寿命的保障。(编译/汽车之家 朱峰)

作者: 汽车之家 来源: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description
半数以上锂电材料企业净利下滑 动力电池降本向上传导明显

近日,国内多家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电池中国网梳理发现,国内多数锂电池材料企业2019年业绩增长不及预期,且大部分公司业绩同比下滑。据电池中国网梳理统计的23家锂电池上游材料、矿产资源企业样本中,有14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超过总数一半,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电池中国网对比动力电池、锂电池材料和锂电设备各环节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来看,材料端整体盈利能力下滑最为严重。(动力电池、锂电设备相关情况将在后续文章中报道。)涉锂电池材料部分上市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统计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 下游需求疲软从下游需求来看,2019年受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出现下滑,对动力电池需求有所减弱。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2.2GWh,同比仅增长9.3%,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放缓,进而影响到对上游锂电池材料、锂盐、钴盐,以及矿产资源的需求。产能陆续释放另一方面,前几年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上游锂电池材料投资增多,很多生产锂电池材料的企业产能在去年陆续释放。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超过40万吨,同比增长三成左右。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近四成;另外,磷酸铁锂、锰酸锂等材料产量也有明显提升。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市场供应增多,但是下游需求疲软,导致锂电池材料价格快速下滑。如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到2019年12月底已经跌至5.1万元/吨,较年初下降了近40%;磷酸铁锂报价也跌破5万元关口,最低已下探至4.6万元/吨。快速下滑的锂电池材料价格,使得材料企业的毛利率也大幅降低。道氏技术、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科恒股份、光华科技等三元前驱体或正极材料企业均表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主营产品价格下滑,致使毛利率降低,影响到企业2019年度营业收入及利润。上游锂、钴资源端: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均在公告中指出,由于锂精矿、锂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2018年同期相比有下降,影响了公司2019年净利润增长;寒锐钴业表示,2019 年度,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钴金属价格同比大幅下跌,公司钴产品毛利率降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事实上,2019年度,锂电池材料价格都在下降。隔膜企业沧州明珠表示,由于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产品销量、销售价格均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由于产能未充分有效释放,导致产品成本较高,盈利能力下降;星源材质的业绩也同样受到“锂离子电池行业降本压力,隔膜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不过,中材科技却因增资收购湖南中锂,使得报告期内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但这仅是个例。电解液方面,由于2018年已经经历过“价格战”,2019年电解液市场价格相对较为稳定。新宙邦2019年度业绩相对稳定,但是同为电解液生产商的天赐材料却因正极材料业务盈利不佳拖累业绩。而另一电解液原料供应商的多氟多,却因“造车连累”,净利润下滑近7倍,亏损近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生产锂电池用高性能铜箔的嘉元科技和锂电池新兴导电材料——碳纳米管导电材料的天奈科技,2019年度业绩仍表现良好。尽管大部分锂电池材料企业2019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受到“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量或价格下滑”影响,但有些企业业绩受“其他因素”拖累也非常明显。如当升科技、容百科技2019年度部分客户大幅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致使业绩受到明显影响;天齐锂业则因“对SQM计提减值准备”、为购买 SQM 股权新增贷款产生16.70 亿元利息费用等,出现大幅亏损。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商德方纳米则比较幸运,因“获得数额较大的政府补助”使得营收和净利润都维持正向增长。

作者: 电池中国网 来源: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description
外资锂电企业进入中国 宁德时代难撼动

2020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32GWh,同比下降53%。国内大部分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均出现下滑。国内的电池厂装机量下滑却意外的让外资电池厂出现在装机量排名中,其中LG和松下排名前十。随着特斯拉国产model 3陆续交付到用户手中,最终,LG也顺势在1月的装机量排名中占到第七。此前,LG化学与特斯拉达成采购协议,国产版特斯拉Model3会使用南京LG化学生产的NCM811动力电池。LG化学为Model 3配套的电池组容量为52kWh,续航里程为445km。LG在全球布局有四个工厂――中国南京电池工厂(也生产储能电池)、韩国吴仓工厂、美国霍兰德工厂、欧洲波兰工厂,LG向大众、奥迪、雷诺、通用、现代起亚等全球多个汽车大厂供货根据韩国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总量为116.6GWh,同比增长16.6%;LG化学实现出货量12.30GWh,同比增长64.00%,位列出货量排名第3位,全球市场份额为10.55%。LG化学在南京栖霞新港开发区、江宁滨江开发区2个片区设厂,滨江厂区年产能32GWh。2019年,LG化学又扩大其南京新港的圆柱电池工厂的规模,该工厂即为特斯拉供货的工厂。此外,LG化学还与吉利达成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合资公司动力电池产能超过10GWh。目前LG在国内规划的产能超过40Gwh。2019年LG化学制定了一份未来5年的新计划,该计划是到2024年将销售额从28.2万亿韩元(约合1643亿人民币)增加到59.5万亿韩元(约合3467亿人民币)。其中,锂电池销售额将增加约5倍至3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38.34亿元),据现有资料测算,根据每千瓦时的价格,2024年的电池总销售额可能是:每千瓦时150美元,对应销售量为178GWh;每千瓦时125美元,对应销售量为214GWh;每千瓦时100美元,对应销售量为267GWh;每千瓦时75美元,对应销售量356GWh。到2024年若想要电池销售目标,需要做到电池售价每千瓦时75美元(约合人民币516.4元),电池销量356GWh。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难度着实不小。随着特斯拉在成本方面进行优化,特斯拉也将更多的采用南京LG工厂生产的电池。同时特斯拉也在考虑国内的电池厂,近期特斯拉就和电池龙头企业宁的时代签订了合作协议,宁德时代计划在2020年7月1日到2022年6月30向特斯拉出售电池。2月26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不超过200亿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建设、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盈利空间,稳固市场地位。宁德时代的200亿元定增项目主要包括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一期、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根据项目信息,三个锂电池建设项目共计年产能约52GWh。据SMM了解,截至2019年底,宁德时代已投产产能58GWh,2019全年动力电池总装机量32.5GWh,同比增长38.9%,全球市占率达到27.9%,同比提升4.5%,其中三元21GWh,磷酸铁锂11GWh。目前,除自有动力电池产线外,宁德时代与上汽、一汽、广汽等车企品牌合资建立动力电池产线,为其专供动力电池产能。考虑到其他国内、海外的在建及规划中产能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公司总产能将达过240GWh。从经营业绩来看,2019全年LG化学电池板块营收约499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营性利润亏损27.2亿元,同比下降318%。其中Q4营收148亿,同比增长19.5%,环比增长12%,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欧洲动力电池交付;营业利润亏损15.0亿,同比下降360%,环比下降452%,主要因支付储能安全系统建设费用。19Q1-Q4单季度营业利润率分别-9%/-6.4%/3.2%/-10.1%。其中,动力电池单季度盈亏平衡(营业利润)。且公司预计20年电池业务收入900亿、增长80%;其中动力电池约600亿。宁德时代在2015年的营收增长率达到了557.4%,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到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296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达到了33.9亿元。近日,宁德时代发布的业绩快报,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总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宁德时代称,2019年业绩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能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公司费用管控合理优化,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虽然外资锂电企业近年在华经营略显成效,其中,LG在国内的产能也在不断扩大,但是面对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宁德时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上海有色金属网
description
借力24M技术 泰国要量产半固态电池

外媒报道称,泰国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Global Power Synergy plc(GPSC)宣布投资35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8亿元),在泰国建立第一座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厂。该工厂将采用美国初创电池公司24M 的新型SemiSolid电极制造工艺生产半固态电池,初期产能为年产30 MWh,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投产,2021年将提升至100 MWh。GPSC的目的是采用24M的先进电池制造技术,将量产的高比能半固态电池打入泰国和东盟的高端储能市场,并进一步计划扩大该市场。当前,GPSC尚未计划将该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但会根据未来需求以及技术提升,考虑建造一个面向电动汽车领域的新的千兆级电池工厂。事实上,GPSC是24M的长期合作伙伴。2019年5月,24M向GPSC交付了40个网格规模的110Ah的锂离子电池。GPSC正在与泰国国有能源公司PTT合作,将这些电池组装到48V模块中,用于泰国的固定存储项目。而此次GPSC计划建造一个专门面向储能的半固态锂电池工厂,将进一步加深GPSC与24M的合作,推动半固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24M半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初次应用。今年1月份,外媒报道称,24M公司与日本京瓷公司(Kyocera)宣布,京瓷已正式启动其住宅储能系统Enerezza,采用了24M公司新颖的SemiSolid电极制造工艺生产的半固态锂电池。此外,京瓷将其承诺扩展到24M独特的SemiSolid制造平台,并计划到2020年秋季全面量产。“24M的创新制造工艺可提供市场领先的价格性能。SemiSolid电极不使用粘合剂,将电解质与活性材料混合形成具有独特属性的粘土状浆料。因此,24M工艺无需大量使用惰性材料和资本密集型工艺(如干燥、溶剂回收、压延和电解质填充),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可将资金减少多达50%。”据了解,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京瓷公司最近推出了其完整的Enerezza产品线。一种基于24M半固态锂电池的住宅储能系统,其容量分别为5.0 kWh,10.0 kWh和15.0 kWh,旨在满足各种客户需求。京瓷公司太阳能事业部副总经理俊彦俊秀表示:“在京瓷,我们相信24M的SemiSolid技术是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新兴标准。我们很高兴成为第一家使用24M新颖工艺提供住宅储能产品的公司。”2019年2月,24M公司已向一家未公开名称的工业合作伙伴以及美国能源部附属公司美国先进电池联盟交付了首次可商业化的半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80Wh/kg,比当前电动汽车用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出10%。同时,24M公司计划将其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50wh/kg甚至超过400Wh/kg。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description
诺奖得主吉野彰牵头多家日企及机构研发全固态电池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术研究组合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 (LIBTEC)发起项目,力争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电动汽车(EV)的全固态电池试制品。LIBTEC的理事长正是因研发锂离子电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吉野彰。报道称,参与该项目的有丰田汽车、松下和旭化成等汽车、电池和材料领域具代表性24家日本企业和机构。日本政府也计划在2018年起的5年里支援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4亿元)。报道指出,各界共同推进的背后,存在着对日本产业衰退的强烈危机感。日本曾在液晶屏和半导体等领域席卷全球市场,但因韩国等崛起而式微,此次有意凭借全固态电池卷土重来。吉野出生长大的关西地区原本就是汇集众多电池厂商的“电池之都”,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报道称,全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取代以往的液态电解质,不易劣化且能耐高温达100度以上,还有望使EV充电约10分钟后行驶1000公里成为可能。研发成员有各家企业派遣的研究员和LIBTEC的职员约60人。指导年轻研究员并提出建议也是吉野的工作之一。研究员鳄渊瑞绘(36岁)谈到吉野作为领导的魅力称:“即使对于其他人否定说‘那办不到’的事情,理事长也绝对不会说不可能。”汽车行业因全球纷纷改用EV,被指正在迎来百年一遇的变革期。吉野预测,大阪·关西世博会召开的2025年前后将是一个转折点。他说:“希望在世博展示新电池技术如何改变世界的具体景象。在全球迎来巨大变革的情况下,日本将如何确立自身的位置。现在正是该加油努力的时候。”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description
2019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解码”

在寡头效应影响下,方形动力电池领先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方形动力电池独占市场鳌头的局面依然持续。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通过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我国全年累计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38GWh,同比增长9%。其中,方形电池装机量52.73GWh,同比增长24.8%,占总装机量84.5%。方形电池装机量TOP10约51.59GWh,占比方形总装机量达97.8%,占比总装机量82.7%。位列2019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的企业为(按装机电量高低排列):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力神、时代上汽、欣旺达、鹏辉能源、塔菲尔。在方形、软包、圆柱三种形状的电池路线中,方形电池市场份额依旧遥遥领先,且是2019年唯一保持同比正向增长的技术路线。在寡头效应影响下,方形电池领先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逻辑依据是,一是,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高度集中,两大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其先发形成的方形电池市场阵线短期内难以攻破。加之在技术层面,宁德时代CTP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领先突破,从性能、成本上进一步赋能产品优势,将促使方形电池的市场空间继续保持领先。二是,A00级乘用车产销量大幅下滑,A0级和A级车型以及PHEV车型销量上升,主要采用方形电池进而压缩了软包和圆柱电池的市场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受2020年国产特斯拉Model3销量带动,圆柱电池将在一定程度下有所回潮。三是,国内软包电池市场需求尚未正式放量,国产纯软包电池企业在资本、产能、体量等方面仍不够强大。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仅剩一家纯软包电池企业。四是,从2018年开始,国内大部分圆柱动力电池逐步退出动力市场,在小动力等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2019年圆柱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装机电量约4.17GWh,占比6.7%,同比下滑41%。以下是高工锂电梳理的2019年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的整体情况:宁德时代GGII数据显示,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装机电量32,307MWh,同比增长37%。其中方形动力电池31,933MWh,占比98.8%。市场方面,宁德时代产品覆盖乘用车、客车、专用车领域,方形电池配套装机量排名前五的客户包括北京汽车、宇通客车、吉利汽车、广汽乘用车及上海汽车。产品方面,2019年9月,宁德时代推出全球首款CTP电池包,采用全新CTP技术的无模组电池包。相较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电池包, 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能量密度可达到200Wh/kg以上。投入应用后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比亚迪比亚迪2019年实现方形电池装机电量10,782MWh,同比下降5.7%。主要在客车和专用车用电池装机量下降比较明显。市场方面,比亚迪依然以自身配套供给为主,占比98.35%。对外供应客户包括北京华林、广汽比亚迪、长安汽车、中联重科、徐工机械、中天高科,占比1.65%。产品方面,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融合CTP模式,据介绍,该电池体积比能量增加50%,寿命长达8年120万公里,成本下降30%。搭载新电池,新车续航可达500-600km。国轩高科国轩高科2019年实现电池装机量3,215MWh,同比增长4%,涵盖圆柱电池与方形电池。其中,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2,012MWh,同比下降14.2%,占总装机量62.6%。市场方面,国轩高科方形电池主要配套客户包括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吉利商用车、昌河汽车等39家车企。产品方面,公司生产的方形磷酸铁锂产品单体能量密度达185Wh/kg,配套应用于各款车型。方形三元产品,公司使用自主开发并生产的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的三元电芯产品已与奇瑞、众泰、猎豹、敏安等车企完成配套设计。值得一提的是,国轩高科软包三元产品已经箭在弦上,已实现 300Wh/kg单体电池小批量试制,常温循环寿命达到1500周,相应的1GWh软包示范线已经建成,预计2020年实现装车。亿纬锂能亿纬锂能2019年实现电池装机量1,836MWh,其中,方形电池装机量1,773MWh,占整体装机量96.6%。市场方面,亿纬锂能方形电池主要配套的车企包括南京金龙、开沃汽车、东风汽车、吉利商用车、山西新能源汽车等16家。产能方面,公司目前其共计拥有11GWh产能,包括方形铁锂4.5GWh、圆柱三元3.5GWh、方形三元1.5GWh、软包三元1.5GWh。其中3.5GWh圆柱电池产能已全部转向消费电子领域,以抓住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的市场机遇。2019年5月,公司完成募资25亿元,用于建设5GWh储能动力电池产能(3.5GWh磷酸铁锂电池和1.5GWh方形三元电池)等项目。中航锂电中航锂电2019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1,492MWh,同比增长108.4%,全部为方形电池。配套客户涵盖长安汽车、广汽乘用车、北汽福田、金康汽车、东风汽车、吉利汽车、江铃汽车、宇通客车、瑞驰汽车。产品方面,近期中航锂电推出最新研发产品,D148平台模组使用寿命长,可达5年50万公里(或等同放电量)质保需求。D221模组产品在满足针刺热失控等安全测试的前提下,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辆续航能力。产能方面,2019年9月,中航锂电厦门项目一期A6项目开工,项目规划投资100亿元,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GWh的产能。力神电池力神电池2019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1,951MWh,其中方形电池装机量1,190MWh,同比上涨136.6%,占比总装机量61%。市场方面,力神电池方形电池配套客户涵盖东风本田、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等33家。产品方面,力神电池涵盖圆柱三元、方形铁锂和方形三元,且三种技术产品在不同的应用市场都存在较强的竞争优势。此外,力神电池2019年实现装机总电量位列行业第4。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装机电量分别排名行业第6和第2。时代上汽与比亚迪外供装机电量相比,时代上汽作为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宁德时代占股51%,上汽集团占股49%。),2019年的表现可谓耀眼,装机量跻身行业前十。时代上汽主打方形电池,项目于2017年6月破土动工,一期项目规划投资100亿,形成18GWh年生产能力。2018年第311批新车公告,时代上汽正式登上舞台。GGII数据显示,时代上汽2019年实现装机数量15494台,覆盖乘用车与专用车,实现方形电池装机电量742883KWh,配套车企包括上海汽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上汽大通。欣旺达2019年欣旺达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方形装机量达650931KWh,同比增长586%。位列方形动力电池排行榜第8位,位列总装机量排行榜第10位,这也是欣旺达全年装机量首次进入年度TOP10。市场方面,欣旺达目前主打方形电池,配套主机厂主要包括吉利汽车、吉利旗下山西新能源汽车、云度新能源和东风柳汽等。动力新增产能方面,2019年3月,欣旺达同意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联合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南京鼎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南京欣旺达,计划总投资120亿元,在南京建立30GWh年产能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生产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和系统。欣旺达预计,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亿-9.12亿元,同比增长5%-30%。鹏辉能源依托于上汽通用五菱配套绑定,鹏辉能源连续两年位列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第9位。2019年公司实现动力电池装机电量642MWh,其中方形电池装机量636MWh,同比增长32%,占比99%。市场方面,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外,鹏辉能源方形电池配套的客户还包括东风汽车、长安汽车、昌河汽车、五菱汽车、九龙汽车、航天神州汽车等14家车企。产品方面,鹏辉能源近期公布了三项动力电池技术“黑科技”,包括48V磷酸铁锂体系启停电池、6C快充技术产品和88Ah软包电池。塔菲尔塔菲尔2019年实现方形电池装机量382MWh,同比上涨41%。方形动力电池装机连续两年位列第10。市场方面,塔菲尔方形电池配套客户包括长城汽车、东风柳州汽车、河南速达、新特汽车、中国一汽等14家车企。产品方面,塔菲尔2019年量产的型号以NCM523方形铝壳电池为主,单体能量密度超过230Wh/kg。在第十批推荐目录中,塔菲尔配套车型数量第一,系统能量密度达160Wh/kg,工况续航里程普遍超400km,成为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场上的强有力竞争者。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