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业务范围:蓄电池检测、标准制定、《蓄电池》杂志、信息化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联系电话:

新闻中心

description
电池缺口高达30%-50% 电池厂最大的挑战是买不到货

“目前电池缺口达30%~50%,每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企业缺口大一些,有的企业缺口小一些,和产品结构有关系。”日前,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预测一直到2025年产能电池都是紧张的。美国银行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根据该行EV电池供需模型推算,全球EV电池供应可能会在2025~2026年之间出现完全耗尽的局面,届时各供应商的产能利用率基本都会超过85%。美银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的产能必须提升至121%左右才能满足需求。而从产品结构上来看,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由于补贴政策导向、能量密度等因素,三元锂电池市占率较高。不过,进入2021年,多家车企推出磷酸铁锂车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11.3GWh,其中三元锂电池共计装车5.5GWh,同比上升67.5%,环比下降8.2%;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8GWh,同比上升235.5%,环比上升13.4%。这是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首次超过三元锂电池。“现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供应特别紧张。主要是因为磷酸铁锂受前几年国家政策补贴的导向,建的工厂都按照三元那种小电池建的,大尺寸的磷酸铁锂工厂前两年建得少了,材料厂更少,两年前做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厂都要倒闭了,竞争很惨淡,这两年都在快速扩产。”杨红新对记者表示。除了补贴导向外,磷酸铁锂过去由于能量密度低且不能实现快充等因素,使用范围较小,仅应用于A00级电动车和商用车领域。而目前,磷酸铁锂市场快速增长主要在于其技术的进步。杨红新告诉记者,磷酸铁锂技术进步很大,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长薄电芯的方式扩宽了里程范围,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其取消模组之后,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20%左右;二是通过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优化,改善了低温性能;三是通过一些供应的优化,压实密度和电芯的正能量密度得以提升。磷酸铁锂的应用范围已有所扩大,A级、B级、C级电动车都可以使用。“我们很看好磷酸铁锂的发展趋势,未来规划的工厂产能里面有50%以上都是磷酸铁锂。”杨红新表示。为了解决电池资源紧张的局面,多家电池企业开始专注于不同类型电池技术的研发,比如宁德时代推出了钠离子电池,蜂巢能源推出了无钴电池。8月29日,蜂巢能源宣布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搭载在长城欧拉SUV车型 樱桃猫 ( 参数 丨 图片 )上,实现量产装车。本次量产装车的无钴电池包总电量为82.5KWh,系统能量密度170Wh/kg,采用标准平台化MEB模组,车辆常温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事实上磷酸铁锂也是无钴技术路线的一种,属于中低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而蜂巢的无钴电池是高能量密度的,这两种路线加在一起,未来很多的三元场景会被逐步替换。”杨红新对记者表示。此外,多家电池厂开始扩产。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在四川遂宁、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南京溧水等地接连布局生产基地,新增产能近90GWh。按照规划,2025年蜂巢能源的总产能将达200GWh。宁德时代也正推进在上海新建动力电池工厂项目(投资800亿元),其设计产能将达到80GWh。国轩高科今年3月与合肥市政府签署协议,投资12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系列项目。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作为锂电池电解液中最重要的溶质,自2020年6月以来,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强势上涨,从最低不足7万元/吨增至近40万元/吨。受此因素影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上半年利润均有所缩减。“这种情况(原材料价格上涨)应该会持续一年左右,尤其是化工类的原材料,真正新增产能的释放可能要在明年。”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弱,车企比较强势,所以很难转嫁给车企,需要电池企业自己承担,结果就是其毛利下滑。“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涨价,是买不到货,是供应有缺口,这个更可怕。”杨红新对记者表示,通过布局产业链来保证供应,一部分是蜂巢能源自己支持,一部分借助在上海搭建的蜂巢资本来投资。目前,蜂巢能源投资了锂矿和锂盐厂,并自建了正极材料厂,最近会再投资新的上游企业,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企业,矿业和锂盐厂。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全年,整个产业链的基本布局会逐步完成。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
description
特斯拉在国内寻求4680电池合作 宁德时代等加快大圆柱电池研发

36氪获悉,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国内寻找4680大圆柱电池的合作厂商,除了原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和LG化学,特斯拉洽谈的大圆柱电池公司还包括了亿纬锂能等。一位与亿纬锂能有合作的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目前讨论的合作方式之一是,“特斯拉设计4680电池,由电池厂家代工。”不过,这项合作还在早期阶段,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4680大圆柱电池是一项新技术,行业普遍的节奏是2023年开始量产,目前有不少公司还没出样品。亿纬锂能是惠州一家以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见长的公司,今年进入小鹏汽车供应链 。该公司同步也在布局圆柱三元、方形三元等技术,亿纬锂能基础材料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冀亚娟曾表示,公司在大圆柱电池方面已经布局了4680和4695两大型号,2023年后会逐步将大圆柱电池进行市场推广。有消息人士向36氪透露,国内同时和特斯拉洽谈4680电池合作的还有宁德时代、LG化学等 ,一向坚持圆柱路线的比克电池也主动找到了特斯拉。目前 ,宁德时代和LG化学都是特斯拉中国的电池供应商,分别供应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和圆柱2170电池。“宁德时代的大圆柱电池也在加快节奏,项目名称叫‘金箍棒’。”消息人士告诉36氪,LG化学也接连研发了4680、4690等大圆柱电池,希望再次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针对上述信息,36氪向特斯拉中国方面寻求回应,特斯拉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去年9月的电池日上,特斯拉发布4680无极耳大圆柱电池技术。相比特斯拉此前采用的2170电池,4680电池体积更大,据官方数据,4680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每千瓦时的成本会降低14%,搭载该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可提高16%。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特斯拉在发起4680电池替代,已经没有悬念。而对于电池公司们,这无疑又是一个挤进特斯拉供应链,就能改写市场格局的大机会。推出4680大圆柱电池后,特斯拉就在加快上车进度。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公司4680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已得到验证,制造验证也已接近尾声,目前的重点工作是改进制造工艺。未来,特斯拉德州工厂和柏林工厂生产的Semi卡车和Model Y都有可能使用4680电池。德国柏林工厂的主体建筑已经建设完成,正在等待德国环保部门审批,有望在四季度获得最终审批,生产任务很可能在明年启动。因此,特斯拉的4680电池技术引入国内可能就在前后脚 。不光特斯拉,宝马等车企也都有采用大圆柱电池的计划。有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宝马正联合国内电池供应商,开发4670等型号的大圆柱电池。而在电池行业,大圆柱也正成为技术趋势之一,宁德时代、LG化学、三星、松下、亿纬锂能、比克电池等众公司,都在部署大圆柱电池。一家长期采用方形电池的车企高管也向36氪评论,“大圆柱电池有整体的效率优势。”与2019年,刚在中国建厂不同,如今的特斯拉已经是一家年销量指向百万级的公司。2020年,特斯拉全球共售出49.5万辆汽车,而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就已经完成38.6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比接近一半,达到16万辆。如果说两年前的供应链对特斯拉中国还有观望成分,今天的答案已经很清晰,尤其是对于头部动力电池公司而言,错过特斯拉,将直接对应出货量排名的座次变化。而特斯拉也因为产能需求高涨 ,开始在供应链上分散押注。此前,特斯拉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由宁德时代供应,圆柱电池来自LG化学,但今年以来,已经传出多则消息,特斯拉开始在中国寻求更多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其中包括亿纬锂能和比亚迪,虽然后两者都对市场传言进行了否认。如今,头部电池公司要提防的可能还有,新技术大规模落地过程中的洗牌风险。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科创板日报
description
双登集团中标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电池框架采购项目

日前,双登在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电池框架采购项目中,以良好的企业信誉、优秀的技术方案脱颖而出,赢得阿里巴巴的肯定,以份额第一中标。标志着双登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进入新纪元。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巨头、云计算提供商等超大规模企业布局更大规模的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这对数据中心备用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产品可靠性、更优化的占地、更安全的防护等级、更长的使用寿命等。双登拥有自主领先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领域客户,推出一系列IDC用高功率电池系统等行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涵盖方案设计、硬件设备、项目集成等全业务流程服务。数据中心新型高倍率电池解决方案双登采用先进技术专为数据中心、UPS系统及电力系统开发的高倍率蓄电池。产品采用特殊的耐腐蚀合金、优化内部结构,比普通电池更大的极板表面积、专有的添加剂及组合迷宫极柱密封技术。致力于为数据机房、UPS 系统、电力系统等提供稳定、可靠、高效、环保的后备电源。性能特点型号齐全:产品覆盖2V(500W~2500W)、12V(320W~850W系列32个功率型号;高功率:高功率密度,节约占地面积,TCO性价比高;高一致性:高压系统下,整组电池运行可靠;高安全性:安全可靠,无电池过热现象,电池失效率低;长寿命:设计寿命15年以上。双登作为高可靠的数据中心能源存储专家,凭借30多年的电池应用经验积累,我们在数据中心备电场景深挖布局,为客户打造安全、可靠的项目体验。在中国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等市场,市场占有率、产品在线保有率预计达到30%以上,质量反馈比小于千分之五,服役超过10年以上产品超过30万只。截至目前,双登已经为数百个数据中心项目,提供可靠的高倍率蓄电池解决方案。金汉王云计算运营中心项目金汉王数据中心按照阿里数据中心建设及运维标准设计建造,双登在次项目中交付使用4200万W高倍率铅酸电池。“蔚海智谷”一期项目该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位,定位于“大湾区数字大脑”,是中国华南区规模最大的大数据IDC产业园。双登陆续为该项目提供高倍率电池系统,可保障系统15分钟连续供电,电力可靠性高达99.99%,为数据中心的平稳绿色运行保驾护航。万国数据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基地项目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内,占地面积约200亩,规划机架3万台。双登根据实际需求,提供不同型号的高倍率蓄电池产品,在满足功率配置的前提下,使客户采购成本下降22%!承重减少20%!体积减少30%!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南香谷云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广州,计划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建设IDC机柜4.9万个,并配备建设3个变电站,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党政、金融、教育、医疗等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服务。其中,一期项目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建设IDC机柜1.5万个。双登根据实际需求,提供不同型号的高倍率蓄电池产品,在满足功率配置的前提下,使客户采购成本下降,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客户的认可和信任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展望未来,双登将通过持续创新,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数据中心能源解决方案,为全球一流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双登集团
description
全球首款无钴电池量产装车,蜂巢能源引领电池行业进入无钴时代

8月29日,第二十四届成都国际车展开幕。蜂巢能源在展会上举行发布会,宣布其开发的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包正式搭载长城欧拉首款SUV车型樱桃猫,实现量产装车,引发行业强烈关注。动力电池行业也由此进入无钴时代。在发布会现场,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向与会者分享了公司关于无钴电池的研发初衷、主要历程、本次发布的产品性能特点及未来规划。杨红新表示,动力电池无钴化一直是锂电行业备受关注的话题。业内皆知钴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全球探明的储量仅有710万吨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有机构预测在2026年后钴资源就将供应不足。近年来钴价已经多次上涨,持续推高的成本严重影响行业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钴产品消费国,中国已探明的钴储量仅为8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14%,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想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如果没有解决钴资源的有效方案,就只能依赖进口,这也是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最大的资源“卡脖子”难题。事实上,为了解决钴资源不可持续的难题,全球的科学家们在锂电池去钴化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20余年。作为一家全方位创新的能源高科技企业,蜂巢能源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研发经费,1200余名研发人员,120名材料、电芯专家,历时数年深入研发,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难题,掌握了无钴电池的核心技术。在无钴正极材料基础研发方面,蜂巢能源经过200余次中试调试,3000余次电性能验证,研制出世界首款无钴正极材料,成功获得69项中国专利和46项国际专利。基于无钴材料的特点,蜂巢能源进行了全面的体系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高速叠片制造工艺,按照车规级AI智能制造标准,研发出世界首款真正意义的无钴绿色电池,并且顺利通过了150℃的热箱、140%SOC的过充等系列安全测试,还获得EC62660-3/GB,T31486-2015/GB,38031-2020/ UL2580等多项权威认证。据介绍,本次量产装车的无钴电池包的总电量82.5KWh,系统能量密度170Wh/kg,采用标准平台化MEB模组,应用航空级隔热材料和轻量化设计,经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和严苛的零部件安全测试,热失控等测试数据远超国家标准要求。搭载在紧凑级SUV车型樱桃猫上,常温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性能强劲,5秒内可实现整车百公里加速;防水性能达到IP67;低温情况下,能量保持率高,加热速度快。无钴电池包优异的性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实验验证,从2020年开始搭载欧拉样车路测,通过涉水实验、强化路试、整车充放电性能、急加速、减速电池性能、全车电池包绝缘检查等多项整车性能测试,累积测试里程80万公里,测试数据表现优异。关于无钴电池的后续产品规划,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无钴电池目前共规划四款量产产品,分别是无钴H 系列115Ah电芯,155Ah电芯,H Plus系列157Ah电芯,和无钴E系列115Ah电芯,覆盖全部车型超长里程。其中无钴H系列115A电芯和155Ah电芯能量密度为240Wh/kg,115Ah产品已经率先实现量产装车。业内专家表示,蜂巢能源无钴电池量产装车可以说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锂电企业在材料基础研发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随着无钴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行业也将正式步入无钴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黑马企业,蜂巢能源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在技术研发上,蜂巢能源在保定、无锡、上海、深圳以及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内外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其独特的高速叠片工艺、高安全性无钴电池、长寿命固态电池、车规级AI智能制造等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目前累计申报专利超过2500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超过800项,申请PCT国际专利超过50项;全球产能规划方面,蜂巢能源在德国斥资20亿欧元建设欧洲工厂,国内则在长三角、华南和西南三大区域快速布局,仅 2021 年上半年就在四川遂宁、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南京溧水等多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和智能化工厂,预计2025年全球总产能将突破200GWh。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蜂巢能源
description
一份来自美国最大国家实验室的电池供应分析

除了目标研究,著名国家实验室还关注研究美国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电动汽车(EVs)在里程和价格上迅速提升,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关键在于对电化学,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材料的深入研究。虽然主要电池制造商是电池研究领域的大玩家,但仍需要国家实验室和大学来进行查漏补缺并取得进展。其中一个类似于这样的实验室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ANL曾是美国第一个实验室,几乎在每一项科学学科中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特别是针对电池领域。另外,美国阿贡除了对电池的构造进行深探之外,还对电动汽车如何帮助美国在清洁能源经济方面做出规划。单体电池与电池组一份名为《美国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供应链:2010-2020》的新ANL报告对美国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进行了深入研究。“行业领导者关心的是找到确保原材料安全的方法,以及电池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要做到这两点,你需要首先了解当前的需求是什么,以及电池是如何生产的,在哪里生产的。这就是我们的报告所提供的洞察力,”合著者Yan(Joann) Zhou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是Argonne的首席运输系统分析师和小组负责人。该报告量化了在美国销售的轻型电动车锂电池总容量,并提供了锂电池单体电池与电池组的原产地。David Gohlke,阿贡能源部能源与环境分析师,该报告合著者说:“对于原材料的保护和电池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这两项话题,我们未曾深入解释过。”值得注意的是,ANL报告区分了电池单体和电池组,指出每一个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制造。此外,制造电池的过程会产生必须回收的废料——知道电池是在哪里制造的对电池的再利用和回收有影响。全球供应根据这篇报道,有20个不同的单体电池与电池组制造商为美国市场每年提供20GWh。松下大约提供15种车型的单体电池,其中包含特斯拉Model S,Model X,Model Y和Model 3,占比美国2020年销售电动汽车的70.9%。LG能源解决方案在美国销售的汽车电池和电池组方面排名第二,2020年分别为19%和17%。ANL同样指出一个电池供应商应该随时随地都能生产电池和电池组。例如,松下在日本,中国,美国都有电池工厂,而LG在韩国,波兰,中国,美国生产电池。电池可以在韩国生产,然后在密歇根组装,再运输到OEM厂商安装在车内。目前,中国主导着电动汽车供应链,控制着全球80%的原材料提炼、77%的电池产能和60%的电池组件制造。在汽车制造厂附近建造电池和电池组具有成本和物流优势,几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已经计划或正在美国建造新的电池工厂,到2023年,美国电池总产能可能会增加到每年约80GWh。电池回收ANL通过建模分析,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价值的阴极材料中,有7.8%最终不会出现在电池单元中,5%生产的电池单元没有通过质量检验,被拒收。工业废料需要回收利用,以便于贵重材料(如锂,钴,镍资源)不会浪费。根据电池工厂新地点的追踪,拟定计划,确保回收能力。Zhou说:“深入了解电池供应链,电池供应链发展以及汽车制造与销售地点,最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可以更加有效回收原材料。”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杨柳翻译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description
5年来美国电池储能容量增5倍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0年美国的大规模电池存储容量继续保持显著增长趋势,美国电池容量在2020年增长了35%,达到1650兆瓦。在过去5年中美国电池储能容量已经增长了三倍,这一趋势预计将继续下去,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美国可新增10000兆瓦以上的大型电池储能,是2019年容量的10倍。近年美国新增储能容量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与太阳能项目相关的能源系统。截至2020年12月,五个州占美国电池储能容量的70%以上。加利福尼亚州装机最多,占美国总容量的31%(506 兆瓦),德克萨斯州、伊利诺伊州、马萨诸塞州和夏威夷州的电力容量均超过50兆瓦。

作者: 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