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追赶中韩厂商 推进海外找矿:日本拟扩大车载蓄电池产能
参考消息网3月18日报道据共同社网站报道,日本政府已开始讨论设定2030年前后日企生产蓄电池的目标。报道表示,蓄电池对于普及纯电动汽车不可或缺。近年来中韩厂商发展迅猛,日企已逐渐失去以往的优势。日本政府最快将在今年春季汇总写有上述支援方向性的国家战略。据报道,日本政府已提出目标——到2030年将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车载蓄电池国内产能提升至100吉瓦时,未来还将新增海外工厂的生产。积蓄通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产生电力的“定置型”蓄电池重要性与日俱增,预计也将写入目标之中。随着蓄电池市场扩大,作为材料的锂或镍等原材料需求或将激增。另一方面,以俄罗斯为主要产地的镍因乌克兰局势紧张出现了供应隐患。在推进采购方多元化成为课题的情况下,日企向海外开采项目出资时,将允许日本石油天然气公司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也能出资超过二分之一,从而助力日企获得权益。日本经济产业省称,日企车载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在2015年按容量计算占到40%,但到2020年降至21%。相反,中国厂商从28%升至37%。中国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公司与丰田汽车等全球车商合作,影响力不断提升。
来源:参考消息网
美媒:美车企竞相研发电池技术
美国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正在竞相研发更便宜、储能更大且充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池。电池的化学构成已经成为通用汽车、丰田、福特和大众等公司董事会以及白宫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之一。在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这些大公司正在热烈欢迎致力于改造电池的初创企业,这样它们就不会被电动汽车带来的工业革命落下。由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迅速增长,汽车制造商正在上“电池化学速成班”。如今,电池占到电动汽车成本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些电池大多是由少数亚洲公司生产的。就连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特斯拉也依赖亚洲供应商,并寻求将更多制造业务引入国内。斯特兰蒂斯公司等汽车巨头正在向“因子能量”公司之类的初创企业提供大量现金。“因子能量”公司在波士顿附近沃本的一个办公园区拥有不到100名员工。美国能源部正在考虑为生产电池或供应生产电池所需零部件及重要矿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统计显示,已有至少10份申请等待该机构审批,要求获得总额逾1500万美元的资金以支持电池相关项目。
来源:上海热线
马斯克计划加速量产电池 但如何扩大生产是挑战
北京时间3月14日早间消息,据报道,马斯克想要快速制造更便宜的电池。但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表示,这位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不太可能实现特斯拉今年大规模生产新电池的宏伟目标。尽管马斯克以“完成不可能的事情”而闻名,他也把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打造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但开设一家新工厂和开发一种电池制造的新方式可能会面临太多挑战。此举风险很高。 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引发的供应担忧,镍等电池原料的价格本周创下纪录。马斯克1月时曾预测,明年电池供应将受到限制,这使得自身内部的生产成为增长的关键。“他正在改变电池制造的方式,”芝加哥大学教授Shirley Meng,“加速电池制造和规模化生产是非常非常困难的。”风险投资公司Loup Ventures的执行合伙人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在谈到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时表示:“我认为,明年特斯拉可能无法实现4680扩大产能的目标。” 蒙斯特认为,特斯拉将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其目标,但考虑到其新车型生产的历史,起步会比较缓慢。马斯克表示,大规模生产电池将非常困难,但这对他的目标至关重要,即制造更便宜、续航里程更长的电动汽车,这样才能使特斯拉领先于更多的竞争对手。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特斯拉从松下、宁德时代(CATL)和LG 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等供应商那里采购电池。2020年底,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的目标是通过生产自己的电池,将电动汽车最昂贵的零配件的成本减半。特斯拉的4680锂离子电池——直径46毫米,长度80毫米——所储存的电量是目前较小的2170块电池的5倍。 特斯拉可以在同样的能源和行驶里程下使用更少数量的新电池,从而降低成本。特斯拉表示,将在3月底前开始交付配备更大电池额Model Y车型。2020年时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今年将有能力生产1亿瓦时的4680电池,足以为大约130万辆汽车供电,足以满足德克萨斯州和德国工厂的生产需求。特斯拉预计今年将交付约140万辆汽车。行业研究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预计,该公司将为约3万辆Model Y汽车生产电池,到2024年将增至48.4万辆。双重挑战特斯拉在打造一家电池工厂时面临着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使用一种名为干电极涂层的新制造技术则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风投Benchmark首席数据官卡斯帕•罗尔斯(Caspar Rawles)表示:“在开始量产之前,需要进行一个非常漫长的设备微调过程。”他补充称,特斯拉今年必须完善制造流程,以确保在2023年实现量产。“电池生产很困难,即使对有经验的供应商来说也是如此,” 罗尔斯说。特斯拉表示,它在1月份生产了第100万个4680电池。特斯拉没有透露花费多长时间达到这一里程碑,但Benchmark估计,100万块电池只能为1200辆Model Y供电,这表明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斯拉没有回应有关其电池业务的电子邮件提问。 特斯拉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Drew Baglino)今年1月表示,特斯拉在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的测试电池厂“在增量曲线上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同时在德克萨斯州即将投产的电池厂安装电池设备。巴格里诺表示,特斯拉的“重点是提高产量、质量和降低成本,以确保我们为今年和明年的更大产量做好准备。”特斯拉的雄心壮志之一是该公司预计将以4680电池击败老牌电池制造商松下和LG。特斯拉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它正在计划一种新的制造工艺,称为干电极,这是它在2019年收购加州初创公司麦克斯韦尔技术公司(Maxwell Technologies)时获得的技术。马斯克说,工厂的设备“不存在”,正在制造中。”干电极的制造避开了传统的、复杂的电池制造步骤,该步骤涉及化学浆液。 如果成功,它将更便宜,更高效,但马斯克坦率地承认,这将是一个挑战。他在2020年11月的欧洲电池会议上表示:“非常困难的部分是如何扩大生产,并利用电池实现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即便如此,他的时间表仍被认为是乐观的。电池制造商曾花费十多年的时间来优化锂离子电池的传统制造工艺。几年前,马斯克曾描述过大规模生产Model 3轿车的“生产地狱”。Shirley Meng说,马斯克在开始扩大干电极工艺初期可能会经历一个“死亡谷”,但他补充说,特斯拉将克服这些困难。
来源:新浪科技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主要特征分析
我国动力电池市场装机量长期处于稳步上升期(疫情影响2020年装机量有所下滑),并以51.2%份额稳居全球第一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赛迪智库整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依托市场和资源禀赋,电池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华中以及川渝地区,区域集群显著。电池产能亦呈现较高集中度,TOP5头部效应明显数据来源:企业公开数据,赛迪智库整理。我国动力电池装机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持续提升。目前形成了两种技术共同主导动力电池市场的局面。补贴政策效用和技术进步等多因素驱动下,三元动力电池和越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呈现交替上升趋势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车型目录,赛迪智库整理。我国高度重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最大化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针对性政策覆盖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使用及回收等全产业链环节来源 | 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
来源: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
突破新能源车电池技术 蔚能电池全周期通用技术研究院光谷开建
(记者张真真)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是当前发展的主要瓶颈。3月6日,记者从武汉高科·双碳产业示范区获悉,蔚能电池全周期通用技术研究院在光谷开工建设,年内将建成投用。该研究院将致力于在电池材料分析、失效分析、电池评估、回收再生等技术方向上取得突破,一期建设规模超8000平方米,拥有40余名国内外顶尖技术研发人才,以及超百台行业尖端研发设备。2020年8月,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在光谷成立。作为全球首个电池租用服务(BaaS)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公司,蔚能由蔚来汽车、宁德时代等企业共同打造,为全行业提供包含电池技术、数据智能及资产管理能力等一整套BaaS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同月,蔚能发布电池租用服务。蔚来汽车的车主可在3到5分钟内更换汽车电池,不用再为充电而操心。“新能源电动车这一两年开始爆发性增长,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退役要等到七八年之后,刚好给了我们5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储备和产能准备。我们将围绕电池资产运营,在光谷打造标杆项目。”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荣华说。目前,蔚来汽车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约700座换电站,累计换电超100万次。今年2月16日,光谷正式宣布加入“新势力造车”,谋划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终端产业园。当前,光谷在汽车芯片、车载显示、车联网、智能驾驶、车用加热器及传感器等领域,已积累了相当的产业优势。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