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业务范围:蓄电池检测、标准制定、《蓄电池》杂志、信息化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联系电话:

新闻中心

description
江苏智泰申请圆柱钠离子电池减震装置专利,降低钠电池体脱落风险

金融界2024年11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圆柱钠离子电池专用减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888947 A,申请日期为 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电池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钠离子电池专用减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底盒,所述底盒的顶部设置有减震机构一,所述减震机构一包含有侧板二和侧板一,所述底盒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三个等距分布的隔板,所述底盒的内部设置有四个间距相等的减震机构二,各个所述减震机构均包含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含有支撑板和顶起板,所述底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块顶板。当运输钠电池体的途中出现颠簸时,通过减震机构一,得以将钠电池体向四周方向及竖直向上方向的晃动的力进行削减并吸收,通过减震机构二,得以将钠电池体向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力进行削减并吸收,大幅降低钠电池体胡乱脱落的风险,保证安全,降低损失。

作者: 中国·蓄电池 来源:金融界
description
山东电工液储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开展全钒液流储能技术交流

2024年11月1日上午,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液流储能发展有限公司邀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唐奡博士前来与技术中心全体研发人员进行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交流,电工液储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汝波出席交流会议。  首先,唐奡博士主要介绍了中科院金属所对全钒液流电池领域所涉及到的碳毡、质子交换膜等材料、单电池、电堆、模块及储能系统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后双方对电堆材料及电堆设计进行了技术交流。  下一步,电工液储将继续加强全钒液流储能技术研发,并加强与外部科研单位技术交流,深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推动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发展。

作者: 中国·蓄电池 来源:电工液储
description
磷酸铁锂电池应用热潮吹向全球

今年以来,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的订单都有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口量为34.1吉瓦时,占比36.9%。1—9月磷酸铁锂其他电池累计出口33.6吉瓦时,同比增长272.0%。  同时,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8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262吨,环比增加60%,同比增加194%。  在业内人士看来,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热潮已吹向全球,随着海外市场需求与应用范围持续扩大,磷酸铁锂电池将迎来新的增长期。  ■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事实上,此前在市场追求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的情况下,安全性较高但能量密度较低的磷酸铁锂电池一度被边缘化,而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锂电池备受市场青睐。不过,随着近年来电池封装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兼顾低成本与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已能满足绝大多数下游使用需求。  在高性价比优势下,磷酸铁锂市场需求逆势增长。国内应用方面,数据显示,9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达到41.3吉瓦时,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70.9%,占总装车量的75.8%。1—9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47.5吉瓦时,占总装车量71.4%,累计同比增长42.4%。  欧美国家是全球主要的动力储能市场。以欧洲为例,据预测,到2030年,仅欧洲动力和储能电池总需求将达到1500吉瓦时,其中约750吉瓦时电池将采用磷酸铁锂路线。  基于此,我国企业积极抢抓海外市场机遇。亿纬储能与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再度签约,在电池领域达成15吉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和更高密度电池的供应合作;7月,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双方将为雷诺电动汽车子公司Ampere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同月,远景动力西班牙工厂开建,该工厂将研发制造最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预计2026年投产,届时或将成为欧洲首个磷酸铁锂电池超级工厂。  9月,亿纬锂能宣布其子公司亿纬动力与AESI签订约19.5吉瓦时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协议。  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指出,目前具备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中国企业掌握主导权。随着全球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数量逐渐增长,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全球市场加速发展。  ■欧企产能不足  在磷酸铁锂大规模应用的同时,今年以来,全球电池企业也正加大对例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力度。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尚未发展成熟,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至少还需3—5年时间,短期内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范围难以被替代。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近日也公开提到,磷酸铁锂电池在未来15年甚至20年都不会被淘汰。  基于此,不少海外电池厂商也看到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巨大潜力,此前以布局三元锂电池为主的电池企业如今纷纷转向磷酸铁锂电池。  欧洲电池制造商ACC于今年6月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德国与意大利的三元锂电池工厂建设,转而全力押注成本效益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9月,西班牙独立发电商Grenergy Renovables与比亚迪延长战略协议,将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从1.1吉瓦时提升至3吉瓦时;法国电池初创公司Verkor也曾透露会考虑转向价格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在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公布的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到,要提高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电池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部分欧洲电池企业起步较晚,没有完备供应链,使得上述计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被视为欧洲本土电动汽车电池产业“希望之星”的瑞典电池制造商北伏近期深陷泥潭,产能不足导致客户流失,引发业界对于欧洲培育本土电池产业的担忧。  一位锂电领域从业者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欧洲为例,其本土电池产业链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对于生产制造电池并无太多经验,也无完善的锂电设备制造环节,建立工艺、产业体系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我国完备的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体系,使得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积极布局海外产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欧洲本土电池产业链基础薄弱,欧洲本土的电池工厂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投产进度较慢,产能尚存在缺口,使得短期内欧洲难以摆脱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相关产品供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欧盟国家、美国等通过政策调整试图保护本土电池产业,对于我国电池企业全球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9月23日,万润新能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一系列全资子公司在美国设立项目公司,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开展“万润新能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及其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项目总规划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万润新能在公告中提醒,本次投资项目地位于美国,受当地政策环境、行业政策、生产经营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在欧美等地使用率不高,但已存在巨大需求。我国磷酸铁锂产业链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大力布局海外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上述锂电领域从业者认为,企业加强海外产能建设有助于减少贸易壁垒阻碍,推动我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作者: 杨梓 来源:中国能源报
description
如何正确看待固态电池热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电池技术,特别是锂离子电池技术,已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及国防应用等领域发展的关键力量。  为应对这一技术变革,美国政府相继发布了《美国锂电池2021-2030国家蓝图》、《建立强大而有弹性的美国锂电池供应链报告》以及《电池技术研发战略报告》三个重要战略规划。  全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的终极目标,更是将其当作新能源变革翻盘的“利器”。美、日、韩、欧洲各国对此都有相应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持。  与此对应的我国政府、产业界、学界对此都很热心,更是将固态电池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固态、全固态等几个阶段,希望逐步实现全固态电池的突破。根据笔者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对于固态电池热心程度呈现:非电化学专业人士远比电化学专业人士热心;政府、投资机构比锂电头部企业热心;锂电头部企业与电化学专业人士比较谨慎。汽车企业对固态电池很激进  车企方面,都将固态电池作为新的卖点宣传。  提起固态电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这对主推中高端车型的车企来说,尤其是中高端车型落后的车企来讲,想当然是一个最佳的卖点了,最佳超越拐点。  蔚来就是最早将固态电池作为宣传点的车企之一。  早在2021年的NIO Day上,蔚来就发布了150kWh半固态电池包。  2023年12月 ,蔚来创始人李斌高调直播挑战“电动车1000 公里续航”,他驾驶搭载 150度半固态电池包的蔚来ET7,从上海抵达厦门龙掘东服务区,全程1044公里,平均百公里能耗13.2kWh。  在此之后,多家车企宣布半固态电池上车计划。  今年4月12日,在广汽集团科技日上,广汽集团正式推出大容量全固态动力电池,该技术产品计划于2026年搭载上车。广汽全固态电池采用的是固态正极技术与第三代海绵硅负极片技术制造,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以上,全固态正极可达到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能量密度比最好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提升50%以上,整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km。  今年5月,上汽集团宣布旗下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容量超过75Ah。  同时,上汽的全固态电池已经开启500天投产计划,进入投产倒计时。日前,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透露,上汽研发的固态电池将率先搭载在MG的产品上,新车预计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面世。  今年6月1日,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表示,智己的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将应用于L6车型,今年10月份量产上车,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续驶里程超过1000公里,为上汽和清陶联合开发。  不过刘涛也表示,10月上市的固态电池为第一阶段产品,液含量10%。第二阶段,产品液含量5%,预计2025年开始规模搭载。第三阶段,产品液含量降低到0,即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  奇瑞已经量产了半固态鲲鹏电池,把这块电池放到插混和增程汽车上,可以实现纯电续航300km+,把它放到纯电动汽车上,可以实现纯电续航1200km+,该电池支持6C快充,循环充电寿命可达3000次。  在2024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固态电池终于亮相,目前奇瑞已经实现了400Wh/kg的能量密度,到2025年将把能量密度提升到600Wh/kg,让纯电动汽车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突破1500km。  海外方面,典型的是日本丰田。丰田固态电池生产计划获批,并将于2026年开始正式生产。  今年9月9日,丰田宣布其固态电池生产计划获日本政府批准,将于2026年开始正式生产。丰田固态电池能够实现超1000公里续航,在10分钟内充电80%,充电速度可达到目前特斯拉的1.5倍。  不过丰田方面也表示,固态电池初期产能比较有限,到2027年或2028年产能才会陆续增加,2030年之后开始大规模生产。地方政府对固态电池很热情  固态电池绝对是电池领域内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对其发展给予很大的支持。  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强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研究。  2024年下半年,网传国家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  地方政府更是踊跃,仅仅今年9月份,就有多地相关政府部门发布政策,涉及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  9月14日,郑州市发布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针对锂电池、固态电池及储能电池等关键元器件的重大项目,可给予累计最高6000万元资助。  9月27日,青海省发布《青海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了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并谋划布局储能和固态电池等未来产业。  9月26日,重庆发布《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等积极发展低空经济领域,探索发展固态电池等技术应用。  9月30日,北京也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加快固态电池等技术攻关。  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对固态电池的支持力度,其中重庆和北京都是以低空经济为突破点,来推动技术的发展。  从支持力度和方式来说,都相对具体且落地,这就给相关领域的企业和资本市场注入信心。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是产业向好向快发展的基础。投资机构对固态电池很期待  有了政府的引导,投资机构也就更有热情了。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板块相关概念多次走强,在诸多项目接连落地和技术不断突破后,固态电池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7个月国内固态电池新增产能(含规划、落地)超过142GWh,其中仅约1GWh为新增落地产能,分别来自辉能科技的0.5GWh/年氧化物半固态电池产线(已投产)以及领新新能源的0.5GWh/年聚合物半固态电池产线(已量产),剩余以规划产能为主。同时,以上产能所关联的30个项目,共涉及投资总金额超644亿元,其中一个为百亿元项目。  9月份,四川首个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项目在宜宾市启动,总投资额高达95亿元,该项目由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及成都赛科私募基金投资建设,分两期建设。  很多投资机构对此也是分外热心,大致想投两个方向:一个是材料,固态电池专用的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或者是硅碳负极等;另一个就是投固态电池本身。  投资机构普遍认为,固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的材料、它的工艺还没有定型,或许会给一些公司弯道超车的机会。  更有投资人直接坦率地讲:即便最后没有成功,中间挣点估值也是好的,投资也是一门生意嘛!头部锂电企业很谨慎  与地方政府和车企的热情不同,头部锂电池企业对固态电池态度相对谨慎。  装机量前两位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固态电池上均持保守态度,这两家的固态电池方案基本都属于实验室阶段,未进入量产阶段。  在前不久的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已经持续了7-8年时间。不过,按照宁德时代自己的平价,目前其固态电池的研发还处在“4”的水平(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1-9”作为评价体系)。  曾毓群进一步解析这一评价体系,1代表刚开始涉足该领域,而9代表技术已经成熟,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目前,该行业的技术水平仅达到了大约4左右,只是做出了一些器件样品,并进行了一些实验验证。这些器件的使用受到许多边界条件的限制,例如需要在6000个大气压下才能实现较高的低温性能等。  曾毓群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等鼓吹的电动汽车固态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数年时间,这项技术还不够完善,缺乏耐用性,且仍然存在安全问题(比如电池在车祸中破裂导致的后果等)。”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电池CTO孙华军也认为,目前的状态还是从早期的实验室到工程化转化的过程,“我们有大量实验室数据,也做了大电池,结果发现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还是有大量的问题,包括工程问题和界面问题。”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廉玉波也认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尚需时日。廉玉波表示,比亚迪正在深入研究固态电池这一新兴技术,但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固态电池尚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五年后的广泛使用是一个更为现实的目标。他强调,固态电池的开发需要时间来完成在成本、制造工艺和材料稳定性方面的成熟。  廉玉波表示,从时间上看,固态电池的落地3年比较艰难,但5年内有望得到应用,应用范围可能仅限于高性能车型,普及到中低端、经济型车型时间还很长。  廉玉波表示,磷酸铁锂电池发展至今20多年,其沉淀下来的稳定工艺、丰富的供应链、成本效率等,实际上也会赋能固态电池的研究和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未来15年,甚至20年都不会被淘汰,双方会同时发展,分成不同层级的车型来使用。  除了这两家锂电池行业的超级企业外,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对此都有布局与研发,只是都比较谨慎。真正的电化学工程专家比企业家更谨慎  相对于锂电池企业,真正的电化学工程专家对全固态电池的态度更为谨慎。  笔者遍访国内外研究固态电池的电化学专家学者,目前全固态电池面临四大问题难解:  1,针对于全固态电池,固态材料组建的结构体系,目前在材料端上还没有一个能实际量产可行的组合体系来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也更没有文献报道具有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同时具备常温常压长寿命大倍率的报道,无论三元(或富锂锰)/固态电解质/硅碳体系还是三元(或富锂锰)/固态电解质/金属锂(或无锂负极)体系。  特别是负极问题,无论是哪种负极,没有哪家能解决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而带来的接触性变差的物理问题,也就带来了目前使用都需要加夹板的压力(一般都在2MPa以上,硅碳更是几十MPa以上)。该问题如何解决?  2,锂枝晶问题,固态电池的固固界面其实是加剧了锂枝晶的产生概率的(相对于固液界面,固固界面的热力学动力学更差),未来解决之路在哪?  3,固固颗粒与颗粒之间(小界面)的界面反应,以及层与层之间(大界面)反应问题,目前还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案,未来之路在哪?  4,固态电池的材料成本问题,以及工艺工程问题和相匹配的特殊设备比如等静压机问题(效率太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从技术上看,国内固态电池发展是分步发展的。一般是先严格限制电池中液态电解质用量,做成半固态电池。如果不控制液态电解质含量,只是放了一点固体电解质,那它还是传统电池,连半固态都不能算。  凝胶电池并不代表里面的液态电解质含量就很低,只有液态电解质的量远远小于传统锂电池,才算半固态电池。  目前从接触到的半固态电池热失控实验来看,热失控很剧烈,温度与产气量远超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半固态电池本证安全还有段路要走。  笔者在今年8月18-20日参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举办的“第二届超高能量密度电池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于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展也都很谨慎。  最有趣的一幕是: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董杉木研究员演讲完后,被一群科学家围住提问: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得?在董研究员回答是在外加压力下测得后,大家都舒了一口气,都在同一水平线上,没被超越!  在现有材料条件下,电化学工程师们所做的努力,都做不到全固态电池在保持400Wh/kg的能量密度下,又能在室温下、常压长循环使用。总结  政府和资本的推动,让固态电池领域积聚大量的人才与资金,是促进固态电池研究发展的强大推力。 我们对固态电池的未来充满期待,但也要直面问题,认真解决问题。  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并不顺利,受到科技发展本身规律的影响,技术端、工艺与应用端,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目前只有去突破全固态材料才是正解!没有材料的突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全固态电池。当然,这并不妨碍全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只是对固态电池发展的节奏需理性看待。‌

作者: 顾国洪 来源:电车商业研究
description
星辰新能荣获鉴衡全钒液流电池电堆认证证书

作为本质安全、长寿命、高可靠、全生命周期低度电成本的典型储能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正迎来产业爆发期。而要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设完善的标准体系,通过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确保优质可靠的产品进入市场,引导行业良性有序发展。1.打造硬实力,拿下国内首证!  2024年10月24日,星辰新能荣获鉴衡全钒液流行业首张电堆认证。鉴衡认证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李浩然亲临星辰新能常州星G制造基地,为星辰钒星 V-STAR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颁发储能产品认证证书。星辰新能创始人柳娜接受颁证。  此证是鉴衡颁出的国内首个全钒液流电池电堆认证证书,星辰新能在产品自主研发创新方面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方面的硬实力再获权威认证。  2023年,星辰新能42kW电堆早已通过鉴衡认证的权威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其在电流密度160mA/cm²的情况下,能量效率高达83.42%。一年的时间里,星辰新能始终坚持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通过对星辰钒星 V-STAR电堆产品近2个月的评估与测试,鉴衡认为该产品综合性能优越,各方面表现出色,具备高电密、高能量等特性,指标数据均达全球领先水平,符合NB/T 11062-2023《全钒液流电池用电堆技术条件》中关于电堆的基本性能及环境适应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NB/T 11062-2023《全钒液流电池用电堆技术条件》标准于2023年8月6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全钒液流电池用电堆的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也为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次认证鉴衡也对生产基地进行了多方面严格考察。星辰新能常州“星G”制造基地深度践行精益制造理念,建立了柔性生产智造体系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体系,形成智能产线-仓储-物流一体融合。工厂已实现质量过程可视化,有效提升储能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充分保障交付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在认证过程中,顺利通过工厂审查环节。2.鉴衡认证:行业的“金标准”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是国内极具权威性与实力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在风能、太阳能、储能、碳排放、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其认证流程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各大国际权威机构的标准规范,同时紧密结合国内实情,保证了认证结果的公正、科学与有效。背后支撑这一流程的是一支由高素养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确保每项认证均达到顶尖水平。因此,该中心所颁发的认证证书在国内外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及终端用户中赢得了广泛认可与信赖,为行业的繁荣发展及企业的稳步前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3.强强合作,共谱新篇章  在此次认证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推动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充分发挥彼此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鉴衡认证与星辰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 “双碳” 目标实践、液流电池标准化等为核心,积极探索行业级创新解决方案,在液流储能领域展开技术评价、标准规范编制以及产品推广等多方面合作。共同推动液流储能行业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左:鉴衡储能事业部总经理李浩然 右:星辰新能创始人柳娜  技术创新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范化标准化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未来,星辰新能将与业界伙伴携手共进,以开拓者的果敢和智慧,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在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上勇当表率。

作者: 中国·蓄电池 来源:星辰新能
description
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在亦庄正式投产

近日,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这是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纯锂新能源”)投资建设的产线,标志着该企业研发生产的纯锂50安时数全固态电池迈向量产新阶段。  固态锂电池有何创新突破?实现固态锂电池的量产又对新能源行业发展有何意义?纯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周林路说:“应对储能安全挑战,我们自主研发了全固态锂电池,主要将锂电池内部的液态电解质变为固态电解质,解决了传统锂电池存在易燃易爆炸潜在风险的难题,具有安全、高效、长寿命、低成本等优势,可应用于储能、两轮车电池等领域。”  其中,固态电芯是纯锂新能源的一大核心突破。传统锂电池的电芯是由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构成的,而通过研发有机无机融合固态电解质这种新材料,纯锂新能源开发出固态电芯,从根本上替代了电解液、隔膜等热失控介质,能在近百度高温下正常安全使用,三百度高温下无燃烧起火,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  在推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纯锂新能源首先在北京亦庄完成小批量试产。周林路说:“通过打造小试产线并逐步调试,我们突破了固态电芯生产工艺,解决了固态电解质规模化制备、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接触稳定性等行业技术难题,把成本降低下来,使产品能够量产。”经过进一步放大和导入,纯锂新能源最终实现自研产品的量产下线。目前,纯锂新能源的量产产线目标产能为200兆瓦时,相当于能同时给20万辆两轮车充电,待满产后每天可生产上千支固态锂电池。  “量产下线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新技术新产品只有实现真正的规模化量产,才能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作用,而我们的愿景就是在让大家用上安全的锂电池。”周林路说,“而在实现量产的过程中,北京亦庄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不仅有着良好的产业生态,也有完善的产业政策和服务,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有事就找产业局,他们往往能很快帮公司协调解决。”  随着全固态电池量产下线,纯锂新能源也将迎来商业化新挑战。周林路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固态电池是下一代能源储存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我们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速推进和储能、低速动力等应用领域的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实现示范项目落地和更广泛地推广。”

作者: 中国·蓄电池 来源:北京亦庄